首页> 中文学位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运用规律探讨
【6h】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运用规律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西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1.慢性胃炎的定义

2.慢性胃炎的诊断

3.慢性胃炎的分类

4.慢性胃炎——流行病学

5.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及机理

6.慢性胃炎的治疗

7.小结

二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治则治法

4.辨证论治

5.本病本方

6.实验研究

7.小结

三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机理研究

1.概念

2.源流

3.机理

4.小结

四 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1.循证医学的发展阶段

2.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3.系统评价

4.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文献质量评价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小结

5.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探讨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是一类极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健康管理联盟统计,胃病患者的人数自1985年的1.5亿上升到了2012年的5亿,截至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7亿,其中慢性胃炎为其中最主要疾患,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在新加坡地区,受炎热潮湿的气候因素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影响,胃部疾病也十分普遍。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吐酸”、“嘈杂”等病证的范畴。中医学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多种慢性胃炎反复发生的过程中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为重要病机改变,因而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治法。
  因此深入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且可以为探讨辛开苦降在现代脾胃疾病治疗中的内涵提供支撑。
  研究目的:
  随着,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亦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探讨现阶段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辩证分型以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辛开苦降法不同方药的临床运用规律特点,为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上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科学依据和应用参考,从而为慢性胃炎患者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治疗。
  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I)、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采用主题、关键词、题名相结合的检索方式,分别以“慢性胃炎”、“辛开苦降”、“辛苦”、“泻心”、“左金”、“枳实消痞”等检索词,汉语作为检索语种,在上述数据库中交叉检索,收集1993年6月-2013年6月期间中国国内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医药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预先制定好的文献排除与纳入标准进行筛选。
  1.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日趋增多,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问题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对于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的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按照标准搜集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软件设计并制作文献数据录入表及加以分析,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
  2.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
  将研究内容涉及到辨证论治、主方辨证加减、以法组方及单经验方运用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个案报告及经验总结的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文献按照指定的标准搜集分类,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10设计制作辩证分型规律统计表与用药规律统计表,将数据录入表中并进行初步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0软件完成统计。
  研究结果:
  1.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通过检索,检出相关文献共计1467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908篇,共获得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文献559篇,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再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43篇。在43篇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中,采用正确的随机对照方法的试验仅12篇,占27.91%,本文对12篇使用了正确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质量评价。
  研究发现,目前的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随机对照文献存在着随机方法使用不当,样本选择量不充分,诊断与疗效标准不统一,研究缺少相关步骤,文献撰写缺乏完整性与规范性,研究具有重复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情况还需要建立在大量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2.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探讨
  通过电子检索,共检出相关文献共计1467篇。剔除重复及无关文献,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159篇。在159篇纳入文献中,涉及到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4篇,专方、复方或经验方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32篇,以法论治的临床研究文献共18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有90篇,描述了临床表现的文献有135篇,描述了治法治则的文献有135篇,描述了用药的文献有157篇。在78篇描述了辨证分型的文献中,证型分类的表述不统一,最少的只有1型,最多的则分为9型,不同证型的表述多达70种,其中实证47种,虚证9种,虚实夹杂证14种,统计结果显示,在78篇描述了辩证分型的文章中,以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肝胃湿热、胃阴不足七型最为常见。
  159篇有描述中药用药的文献报道中,共使用了210味中药,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上者共有16味,依次为:黄连、黄芩、半夏、干姜、党参、白术、甘草、大枣、茯苓、厚朴、白芍、延胡索、炙甘草、陈皮、蒲公英、柴胡。使用次数在50次以下30次以上的依次为:吴茱萸、川楝子、木香、枳壳、瓦楞子、枳实、大黄、香附、乌贼骨、黄芪、竹茹、砂仁、石斛、丹参、海螵蛸共15味。文献共涉及18类药物,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止血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祛风湿药等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中药类型。
  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肝胃虚弱、肝胃湿热、胃阴不足为慢性胃炎最为常见的分型,辛开苦降法正是利用两种性味截然相反的药物的对立作用和不同属性进行配伍,使其产生一种两者都不具备的整体作用,对寒热错杂、升降失司、阴阳失调之证有良好疗效。针对慢性胃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的病因病机,临床上使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常用中药多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行水湿,化痰,降逆等作用,常见药物包括黄连、黄芩、半夏、干姜等,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为发散、行气、行血,能开宣上升,调畅气机,苦味药物主要作用为泄浊、燥湿。因此,辛味药与苦寒药配伍,一辛一苦,一热一寒,一薄一厚,一阳一阴,辛苦二味能有效地针对慢性胃炎的病机进行治疗,有利于逆转其病理变化,使其恢复气机的升降之常。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特点是通过调理脾胃气机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因势利导,平衡寒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