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高职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6h】

江苏省高职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职业认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学习倦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工具

2.4 调查方法

2.5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结果

3.1 江苏省高职护生的基本人口学资料

3.2 江苏地区三所职业院校高职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现状

3.3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8.4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之间的相关性

3.5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学习倦怠的结果

3.6 典型个案访谈

第四章 讨论

4.1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

4.2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教育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局限性

6.4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和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江苏地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和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阐明江苏地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及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选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江苏地区三所职业院校(分别在苏中、苏北、苏南地区选择)的21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工具的调查问卷包括3个部分,即一般人口学资料、职业认同量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共发放问卷240份,实际收回210份,所收集资料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分析。
  结果:(1)江苏地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平均分(24.61±5.014)分,三所职业院校得分差异性不大,苏中、苏北地区院校得分稍高于苏南地区院校。护生职业认同在性别这一变量上,护生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这一变量,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这一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余7项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护生的职业认同得分普遍低于女护生。专科二年级护生低于专科三年级护生,专科三年级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低于专科一年级护生。不在在班级任职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低于在班级任职的护生。大专层次文化程度的母亲的子女职业认同得分最高,其余层次越低,职业认同得分越低。
  (2)江苏地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平均分(55.814±7.126)分,江苏地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状况在中等水平左右。说明江苏地区高职院校护生的学习倦怠较为严重。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在性别这一变量上,不同性别护生在行为不当这一维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的高职护生在成就感低这一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三学生要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在是否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分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所文科专业的学生和理科学生,在行为不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其他子女所从事职业对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具有一定影响,分别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过职的学生其分别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低上和学习倦怠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性格内向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学生和性格兼而有之的学生其分别在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的人其在成就感低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在成就感上要好于家庭经济一般甚至贫困的学生。父母亲文化程度分别在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学习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职业认同分别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即随着其对职业越加认同,其情绪会越加高昂,行为也会越加妥当和合理,成就感也会越高;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在总体上,两者之间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结论:(1)江苏地区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在是否在班级任职、母亲文化程度因素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2)江苏地区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状况在中等水平左右,性别、年级、高中所选专业、是否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性格、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其他子女所从事职业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亲文化程度是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3)职业认同分别与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这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职业认同与学习倦怠在总体上,两者之间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4)不同特征的的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不同,对其学习倦怠具有一定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对高职护生进行正确的职业教育和引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