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推拿配合整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6h】

“传统推拿配合整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慢性功能性便秘在现代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1 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定义和症状

1.2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1.3 关于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1.4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

1.5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分类

1.6 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现代治疗

2 祖国医学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学对便秘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中医学体系中有关便秘病症的辩证论治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病例选择标准

2.治疗方案

2.1 病例分组

2.2 评价分值

2.3 疗效判定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3.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3.1 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3.2 便秘功能恢复程度及疗效评价

3.3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经治疗后预后分析

3.4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对比

4.讨论

4.1 “推拿配合整脊治法”的理论内涵及特点探析

4.2 本次研究的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1.结论

2.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推拿配合整脊”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对患者排便功能恢复程度、日常活动质量的改进情况,评价其预后与不良反应率。
  方法:
  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划为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标签为治疗组而另一组标签位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上“推拿配合整脊”治疗,一周三次,每天治疗1次,共4周;对照组患者施进行传统的普通推拿手法治疗作为对照,一周三次,疗程安排同治疗组。使用法国Mapi Research Trust机构授权使用的便秘患者生活生存质量问卷量表、便秘程度评分表记录分值。将各项量表的分值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组间统计分析,以及病情的预后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记录的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1、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CSS分值组内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数据在排便功能恢复者一指标上的总有效比率分别为100.00%和83.33%,而治疗后两组数据的CSS评分组间的比较分析后P=0.00(<0.05),说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推拿配合整脊”在促进功能性便秘患者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显著。
  2、相对于治疗前两组的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QOL分值组内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的分值组间分析后P<0.05,提示“推拿配合整脊”能改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更优。
  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为66.67%,经分析P<0.05,说明差异有显著性;出口梗阻型的CFC忠者中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44%和65.00%,慢传输型的CFC患者中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0.00%,提示治疗组在治疗上疗效更显著;且相较于慢传输型,“推拿配合整脊”在出口梗阻型的患者中疗效更优。
  4、病情预后分析中,治疗组分值的变化,经数据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对照组中随访时的CSS评分与治疗4周的结果相比有部分增高,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两种治疗方法干预下,治疗组的预后更好,提示“推拿配合整脊法”在预防CFC复发方而效果显著,患者经治疗后预后更佳。
  5、不良反应分析中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13.33%,经过分析P>0.05,差异不显著,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较安全易被患者接纳。
  结论:
  “推拿配合整脊法”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方面(特别在出口梗阻型患者中)疗效肯定,且预后病情恢复良好,危险性低,操作简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