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气通络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及对G-17与PG的影响
【6h】

行气通络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及对G-17与PG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慢性糜烂性胃炎概念及分类

1.2 糜烂处黏膜的活检与病理

1.3 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西医诊断及内镜表现

1.5 西医的治疗进展

2.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2.1 古代医家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研究

3.现代医学对血清胃泌素及胃蛋白酶原的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临床病例研究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的标准

2.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观察指标

2.3 统计学分析及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两组病例治疗前一般信息比较

3.2 两组病人治疗前病情比较

3.3 两组病人治疗后效果评价

3.4 两组病人治疗后胃黏膜黏膜糜烂灶评价

3.5 两组病人治疗后病理组织学评分

3.6 血清学指标的研究

讨论

1.研究结论

2.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相关探讨

2.1 产生机制

2.2 治则治法

2.3 行气通络方

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及整理导师运用行气通络方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的临床经验,观察行气通络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内镜、病理下改善情况,和对血清胃泌素(G-17)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影响。探究行气通络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可能的机理,为行气通络方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更多证据。
  方法:为体现随机化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来自昆山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这些患者都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且中医辨证属于胃络瘀阻证型。治疗组给予导师拟定行气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铝碳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黏膜病变改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G-17与PG的变化情况。
  结果:(1)在中医疗效评价中,两组病人的中医疗效评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胃脘痛、胃脘痞满、胸胁痛、食欲减退、嗳气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在胸胁胀痛、食欲减退、嗳气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脘痛及胃脘痞满方面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糜烂灶疗效的评价中,治疗后两组糜烂灶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黏膜糜烂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黏膜糜烂灶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理组织学的评价中,两组病人经治疗后萎缩及肠化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组中的胃窦萎缩组血清G-17水平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行气通络法能显著改善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2.行气通络法能显著修复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糜烂灶及改善其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3.行气通络法可在一定程度提升胃络瘀阻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血清G-17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