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三角洲初冬一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6h】

长江三角洲初冬一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与方法

2.1资料介绍

2.2方法介绍

2.2.1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介绍

2.2.2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介绍

2.2.3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介绍

2.2.4处理气象因子方法介绍

第三章长三角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

3.1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3.2污染天气过程气候背景

3.3污染天气形势特征

3.4代表站点污染物和基本气象要素的时间演变特征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长三角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污染气象因子分析

4.1热力因子作用

4.2动力因子作用

4.3气象因子综合作用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长三角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污染来源分析

5.1后向轨迹模式HYSPLIT

5.2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

5.3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

5.4 PSCF与CWT方法对比分析

5.5本章小结

6.1结论

6.2特色与创新点

6.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站点气象和PM2.5资料以及NCEP的全球再分析数据集研究了2015年12月17日至12月28日长三角地区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结果表明:地面弱气压场是此次污染事件发生发展的主要天气背景,而冷空气带来的大风使PM2.5浓度迅速下降,有效清除了PM2.5,上升运动和水平运动增大都有利于PM2.5的扩散。 区域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分析发现,此次过程中大气中低层层结稳定、近地面逆温强,有利于PM2.5和水汽的累积,使其浓度水平升高;对于动力因子来说,较小的通风率和较低的边界层高度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样使P M2.5浓度上升。两者相比,热力因子对PM2.5浓度值的贡献比动力因子大。 结合后向轨迹和排放源分布发现,此次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PM2.5主要受来自其西北方向的大陆气团(占46%左右)的影响,这些气团途经高污染排放源并把污染物远距离传输至长三角地区。最后利用PSCF和CWT对长三角地区污染物的潜在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PM2.5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山西、山东以及长三角本地,说明此次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受到远距离输送和局地过程的共同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