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研究
【6h】

《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分析

第三章《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的音、义关系类型

第四章《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结语

附录《说文解字系传》同源词语音关系列表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第一部对《说文解字》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在训诂学、词汇学、词源学上都颇有建树。徐锴在传释《说文》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不仅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因此本文选择《说文解字系传》中的同源词语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考证,总结徐锴研究同源词的特色,全面展示此书的词源研究价值。 本文在现代词源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说文解字系传·通释》部分的同源词语料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整理出可信度较高的单音节同源词共66组。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这66组同源词按表现形式分为“使用术语”和“不使用术语”两大类,通过运用平行互证、义素分析、文献佐证、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徐锴用于系连同源词的术语主要有“义同”、“义近”、“义出于此”、“之言/之为言”、“犹”等五种,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既有继承,又有发展。2.徐锴对同声符同源词多有系连,表现出对“声符示源”现象的清醒认识。 本文在第三章中分析归纳了66组单音节同源词的语音、词义关系类型。这66组同源词的语音关系主要有音同、音近、音转、音同音转等四种类型;其词义关系主要表现为相同和相关两种。通过综合考察同源词的音义关系,通过分析“核义素”在各组同源词词义构成中的性质,我们发现:性状、特征的相同相近是孳生同源词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文在第四章中总结了徐锴研究同源词的成就和不足。其成就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的突破及对“声符示源”现象的认识与利用上,其不足则主要表现在术语使用的随意性与系连成果的零散性上。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徐锴在寻找词与词的联系时所运用的方法确对清代的“因声求义”有启迪之功,前辈学者的相关评价是客观而公允的;《说文解字系传》中的同源词语料值得我们认真清理和合理利用,徐锴利用同源词音义关系考求词义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