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说文解字系传》声训研究
【6h】

《说文解字系传》声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说文系传》及其声训状况

第二节 《说文系传》声训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说文系传》声训的分析

第一节 《说文系传》声训的表述方式

第二节 《说文系传》声训的对象

一、为《说文》被释词作声训

二、为《说文》训释词作声训

第三节 《说文系传》声训的目的

一、同源声训

二、义理声训

三、民俗声训

第二章 《说文系传》对声训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说文系传》对声训的继承

一、《说文系传》对前代声训引用

二、《说文系传》对前代声训吸收

第二节 《说文系传》对声训的创新

一、《说文系传》对声训的创新类型

二、《说文系传》对声训的创新途径

第三章 《说文系传》声训的影响

第一节 《说文系传》声训对“右文说”的影响

一、点明“亦声”

二、直释声符义

三、同声符的形声字相释

第二节 《说文系传》声训对“因声求义”的影响

一、《说文系传》声训结论对清人的影响

二、《说文系传》声训观念对清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第一部对《说文》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疏解的著作,对《说文》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意义。声训是徐锴为《说文》作注的重要训诂方式,其目的是探求事物得名的来源以及语词之间的源流关系。  据我们统计,《说文解字系传》的声训多达465条,秦汉时期,声训从萌芽状态逐渐走向兴盛。汉魏之后,随着语音的变化,声训不再被大规模使用。直到清代乾嘉时期,朴学家受声训的启发,有意识的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来寻求词源,这一训诂方式再次被重视。因此,处在由南唐时期的徐锴大规模使用声训,在训诂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深入探究。  我们全面搜取徐锴《说文系传》中的465条声训,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声训的对象,表述方式,以及声训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考察《说文系传》声训对前代训释的继承和创新,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到,从徐锴大量使用同声符字为训(大约占全部声训的66.02%)的现象可知,《说文系传》声训对宋代的“右文说”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到清代,清儒先将“右文说”发展为“右音说”,其后彻底摆脱形体,因声求义,以声音为出发点解释词源,实现了“语文学”到“语言学”的重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徐锴的声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说文系传》声训对前人的继承以及创新,和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明确其在训诂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著录项

  • 作者

    张帅;

  •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青松;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说文解字系传,训诂方式,语法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