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6h】

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

第二章 期待可能性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期待可能性的适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期待可能性理论肇始于德意志帝国最高法院1897年的对“癖马案”的判决,现成为大陆法系规范责任要素的核心。它的内涵是:在客观异常情形下,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且行为人亦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但依照法不强人所难的原则,法律不能对其责难。由于我国犯罪论构成体系与大陆法系国家不同,如何将其适用到我国刑法理论中,成为笔者的关注点。本文通过一个新近案例的争论,引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视角,阐述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产生、发展、理论依据、适用标准等问题,着重探讨了其在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中的进路及其适用的标准问题——将其作为我国犯罪构成的第五要件——我国传统的犯罪构成四大要件依然是耦合式的,而引进的期待可能性作为第五要件与四大要件形成递进式模式——以期使得我国的犯罪论构成体系更加科学合理;界定其适用标准,以期使得期待可能性在实际运用中更具可行性与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