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中的证据意识探讨
【6h】

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中的证据意识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程历史人物教学现状分析

1.1 初中历史课程地位

1.2 历史人物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3 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现状分析

1.3.1 对历史人物教学的观念有偏差

1.3.2 在人物教学方式上的问题

1.3.3 对教学现状的思考

第二章 证据意识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2.1 证据意识的定义

2.2 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2.2.1 符合历史新课标的理念

2.2.2 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2.3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2.4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三章 历史人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途径

3.1 丰富历史人物教学

3.2 转变教学模式

3.3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4 引导学生挖掘丰富的史料

3.4.1 史料的分类及来源

3.4.2 史料真伪的辨别

3.4.3 史料的价值判断

3.5 指导学生利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

3.5.1 紧扣问题收集史料

3.5.2 仔细研读史料,理解史料含义

3.5.3 根据史料论证观点

3.6 注重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分析能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了历史教学对学生从知识能力到价值观、情感的作用。由于历史人物的丰富性及其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启迪和借鉴作用,因而历史人物教学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新课程体系下还专门设立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一选修课程。然而对历史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却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演绎历史成风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历史人物教学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点,更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但从历史人物教学现状看,在人物教学理念或教学方式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简单化的处理,只告知结论,不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或者将历史人物神秘化,忽视了更重要的能力训练等,因此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引入证据意识就显得很有必要。所谓证据意识指的是要引导学生评价要从史料出,避免以论带史;要有充分全面的论据,正视相反的史料;论证过程符合逻辑性等。本文将探讨证据意识的内涵、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训练学生证据意识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