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研究
【6h】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研究方法

第2章 总体研究思路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方案

2.3.1 总体研究设计

2.3.2 被试选取

2.3.3 研究材料

2.3.4 研究程序

2.3.5 结果处理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1: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被试

3.2.3 材料

3.2.4 程序

3.2.4 结果分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

3.3.2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特点

3.3.3 心理理论与怀疑能力的偏相关分析

3.4 分析与讨论

3.4.1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3.4.2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的发展

3.4.3 心理理论与怀疑能力的关系

第4章 研究2 谎言性质对儿童怀疑能力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案

4.2.1 设计

4.2.2 被试

4.2.3 材料

4.2.4 程序

4.2.5 结果分析与处理

4.3 结果

4.3.1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4.3.2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

4.3.3 学前儿童心理状态与其怀疑能力发展的偏相关分析

3.3.4 学前儿童心理状态与其怀疑能力发展的回归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4.1 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

4.4.2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

4.4.3 学前儿童心理状态与其怀疑能力发展的相关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生、发展的年龄特点

5.2 心理理论对儿童怀疑能力的影响

5.3 谎言的性质对儿童怀疑能力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第7章 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怀疑是一种由疑惑、猜测或不信任所产生的不确定的心理状态,它体现了主体对信念等心理表征的理解,是选择性信任产生的基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寻找物体范式,以及个别测查的手段,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104名3、4、5岁幼儿怀疑能力发生、发展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
   研究一采用情境故事法考察了幼儿对不同类型指示者的怀疑表现。结果显示:(1)4岁是儿童对助人者和欺骗者的怀疑发生显著变化的年龄,这一发展依赖于儿童对他人意图的理解。(2)3岁的儿童倾向于接受来自所有助人者和欺骗者的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将他人的意图以及他人是否具有物体位置的错误信念结合起来,形成合理怀疑,并在4-5岁之间获得显著发展。(3)控制年龄变量后,儿童选择性怀疑欺骗者而不是助人者与其心理理论水平相关。(4)儿童怀疑能力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二采用谎言故事法,考察了幼儿对不同性质的谎言的识别以及他们对善意撒谎者和违规撒谎者的怀疑表现。结果显示:(1)儿童对善意谎言的识别普遍低于违规谎言,3、4、5岁儿童指认出违规故事中谎言的比例分别为84.4%、84.4%、90%,而指认善意谎言的比例为71.8%、56.3%、42.5%,其中,4岁是出现选择性怀疑的分水岭,且表现为跨情境的一致性。(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善意和违规撒谎者的怀疑呈现两极化发展趋势,但是他们对善意撒谎者的怀疑没有达到地板效应,对违规撒谎者的怀疑也没有达到天花板效应。(3)儿童较早就出现了通过意图推理、错误信念进行怀疑的能力,以及采用心理状态归因的倾向。(4)总体而言,学前儿童对理解潜在的欺骗动机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自身所持有的怀疑的信念还不稳定。
   综上所述,研究揭示了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生发展的特点,探究了心理理论,尤其是意图推理、错误信念以及儿童自身信念对儿童怀疑能力的影响。两项研究结果勾勒了学前儿童怀疑能力发展的大致框架,为童年早期的社会认知发展提供多维视角,对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