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研究
【6h】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章太炎及其语源学论著

第二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语源与语源学

第一节 语源

第二节 语源学

第三节 “语源”一词的使用情况

第二章 章太炎的转注假借理论

第一节 章太炎对他人转注理论的批判与继承

第二节 章太炎的转注理论

第三节 章太炎的假借理论

第四节 初文的转注与假借

第三章 章太炎的变易孳乳理论

第一节 变易与孳乳

第二节 从变易、孳乳的单独分析看形音义的关系

第三节 从变易、孳乳的综合分析看形音义的关系

第四节 变易、孳乳发展的层次

第四章 章太炎的右文学说

第一节 章太炎对右文说认识的发展

第二节 右文说在章太炎语源理论中的作用

第三节 章太炎右文说中右文与形声字的关系

第四节 章太炎与刘师培右文说的异同

附 右文说来源于转注

第五章 章太炎的音转理论

第一节 章太炎的古韵部划分

第二节 章太炎的运转理论

第三节 章太炎的古声紐理论

第四节 不符合音理的通转例证

第六章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实践

凡例

第一节 《笔记》、《文始》中结论基本一致的同源词

第二节 《笔记》、《文始》中侧重点不同的同源词

第三节 《笔记》部分同源词疏证

结语

第一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成就

第二节 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不足

附录 《文始》、《笔记》同源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对章太炎先生的研究已涉及到他的方方面面,而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尝试对章太炎语源学理论进行研究,此课题属於章太炎语言学的范畴,而对章太炎的研究开始最早且持续最久的即是他的语言学。经过百年的时间,对章太炎语言学的研究理应进入既全面又深入的阶段,而对他语源学的研究也应呈现出这种状态,但由於章太炎语源学的相关着作构思之精妙、理论之创新、说解之深奥、内容之充盈,所以读通并理解并非易事,加之章太炎的音转理论多被人所诟病,使得许多学者对以《文始》为代表的章太炎语源学理论有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从而导致还没开始研究它就已经排斥它。正因为以上诸多原因,所以现在学术界对章太炎语源学的研究呈现出广而不深的状况,这的确是可惜的、也是不公的。鉴於此,本文试图对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进行一次全面探索。 本文对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第一,从章太炎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他相关学术思想与主张(包括经学和史学),分析他把小学从经学的附庸独立出来,并最终形成独立的汉语言文字学的必然性。同时总结章太炎以语源学作为其小学研究重点,并试图通过此来唤醒人们爱国激情,避免亡国亡种危险的原因所在;第二,对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采用抓重点的方法,着重研究了章太炎的转注与假借理论、变易与孳乳理论、右文学说、声韵的划分及音转理论,从而避免以偏概全、不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同时在研究各理论时,不是进行单一的、共时的分析,而是把几种语源学理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同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脉络;第三,本文在研究章太炎语源学的理论实践时,主要选取《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和《文始》作为对象,其原因有二:一为这两种材料关系密切,在章太炎的语源学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和传承性,二为系统研究这两种材料的人甚少,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的则更少。我们分析了两者在繋联同源词时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後的原因,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研究章太炎的语源学理论,从中来发现他理论的成就与不足。第四,运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章太炎关於某些字本义的判断和对部分同源词的繋联进行证实或证伪。同时利用汉藏语系中的亲属语对章太炎的语源学研究进行佐证。 本文的结论主要有如下几点:一、《转注假借说》201组转注字中,在《笔记》中直接出现的有158组,占78.6%;其中义同类133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0组,占75.1%;义近类12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10组,占83.3%;义相反或相对类56组中,《笔记》直接出现的有48组,占87.2%。二、章太炎认为的转注是建立一个声韵的类别,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共有一个语根,这一语根的读音称作声首;同时隶属於这一类别中的字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意义。三、章太炎的假借理论中加入了符号假借和形容假借(表现形式为重言双声曡韵),然而问题有二:(1)引申不应入假借;(2)符号假借、形容假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分类的失误。四、在研究章太炎的变易与孳乳理论时,我们比较了黄侃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变易与孳乳的单独用例和综合用例,归纳了变易、孳乳同形、音、义三者的关系(详见第三章“表八”),又归纳了变易、孳乳的发展层次(详见第三章“图八”、“图九”)。五、在研究章太炎的右文学说时,我们比较了刘师培的相关理论,发现有三:(1)章太炎并没有完全否定右文说;(2)章太炎批判了右文说不合理的地方;(3)为了避免右文说的极端性,章太炎采取摒弃的态度,并以因声求义的办法研究语源以及变易孳乳的规律,但结果却走向了“无所不转”的新极端。六、以《成均图》为代表的章太炎音转理论多被人诟病,但我们发现章太炎音转理论的出发点是为训诂学、语源学服务,故不必纠结於部与部之间的对转关系是否精确,而是通过韵转来因声求义,从而探讨汉语的语源和发展规律。七、总结了章太炎语源学理论的成就与不足,成就表现在创新性、系统性、理论性、传承性、质疑性、高远性等方面;不足表现在对部分同源词分析错误、对甲骨文基本持否定态度、关於语根的建立设想和操作有问题、部分概念出现模糊性和混杂性、以《成均图》为代表的音转理论多被人诟病、部分语族的组成过於庞大和复杂等。 另外在论文中,我们还提出了“前语源”、“後语源”等相对“语源”而出现的新概念,以此对“语源”、“语源学”进行更为精确的定义。

著录项

  • 作者

    朱樂川;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董志翹;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史;英语;
  • 关键词

    章太炎; 语源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