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关系研究(1921-1935)
【6h】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关系研究(1921-1935)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学者研究现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建党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思考

一、共产国际农民问题思想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是共产国际农民问题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列宁农民问题思想是共产国际农民思想的直接来源

(三)共产国际农民问题思想的提出

二、中国近现代农村危机与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中国近现代农村危机是共产国际考察中国农民问题的现实背景

(二)共产国际基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

三、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及其实践

(二)共产国际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初步认识

(三)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认识转变后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新形势下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

(一)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判断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认识的继续发展

(三)对中国国情认识不足是共产国际对农民问题错误认识的重要原因

(四)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认识的失误

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认识的双重影响

(一)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

(二)共产国际错误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认识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运动的发展及其对正确理论的坚持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运动的迅速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人对正确农民理论的坚持与实践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一、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探索

(一)共产国际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二)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正确认识

(三)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错误指示

二、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农民问题的新探索

(一)共产国际正确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认识的深化

(二)中国共产党执行正确农民路线取得的成就

三、共产国际错误指示的消极作用及中国共产党的抗争

(一)共产国际对农民问题错误指示的消极影响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共产国际错误的抵制

第四章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农民问题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问题重要性认识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农民同盟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形成发展的关系及启示

(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二)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失误的原因分析

(三)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在农民问题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策略的影响最为深刻。这是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指导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本国的社会性质,正确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领导农民作为同盟军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是这一时期共产国际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
  本文的研究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结束,重点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在农民问题认识上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从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这两个主体出发,从共产国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双重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双重影响下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以及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人对正确农民问题理论的坚持三个维度着手,探讨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及土地革命中前期,这三个历史阶段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农民问题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双重影响,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探寻中国共产党在农民问题上摆脱共产国际控制,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原因和艰辛历程,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当下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工作及解决当前农民问题的启示。
  本文沿着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认识的探索、曲折发展再到成熟这样一条历史脉络,通过对共产国际因素的考察,以期更加全面、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农民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重新给予审视和定位,进一步丰富与深化对这一时期党史的研究,对正确认识与解决当前农民问题,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无疑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