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地和港台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撰述的比较——以大陆“人教版”、香港“现代版”和台湾“翰林版”最新出版的教材为例
【6h】

内地和港台地区中学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撰述的比较——以大陆“人教版”、香港“现代版”和台湾“翰林版”最新出版的教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抗日战争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教育意义

二、当前“抗日战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两岸三地历史教科书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

二、两岸三地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的比较教育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两岸三地中学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课文设计

第—节 两岸三地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

一、与抗日战争内容有关的课程安排

二、与抗日战争内容有关的课程标准的规定

第二节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课文系统的设计

一、与抗日战争内容有关的课文系统的不同设计

二、两岸三地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选择的异同点

三、两岸三地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组织方式的异同点

第三节 两岸三地教科书中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

一、课文导语的设计

二、课文插入语的设计

三、课后习题的设计

第三章 两岸三地中学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两岸三地教科书与抗日战争内容有关的不同观点

一、与抗日战争背景有关的观点

二、与抗日战争过程有关的观点

三、与抗日战争影响有关的观点

第二节 影响两岸三地抗日战争内容不同看法的原因分析

一、国共两党的贡献大小之争

二、抗日战争领导权的问题

第四章 关于抗日战争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编写内容选择的关系

二、处理好观点和史料的关系,充分利用辅助栏目

三、处理好“立场决定观点”与历史学科的求真性、客观性的矛盾

第二节 对教学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教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体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同样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将抗日战争作为教学内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感受战争的残酷性,珍爱和平,尊重生命!但是在当前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那么如何更好地避免这两种误区?教材是教学最主要的教学资源。为此,笔者决定从教材入手,打开视野,通过对比内地和港台地区高中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内容撰述的异同,取长补短,希望能为当前内地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本文以大陆“人教版”、香港“现代版”和台湾“翰林版”最新出版的教材为例,围绕“抗日战争”一课,分别从初高中的课程安排、课文系统设计、课文辅助系统的设计、观点叙述的区别这四大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关于“抗日战争”,香港“现代版”散发着浓厚的史学魅力。“现代版”史料途径多样化、视角多元化,能够容纳与教科书观点不同的材料,着重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并最终形成自己观点的高级历史思维能力;但是正文部分对历史事件太过于系统的阐释,易造成与初中学习内容的重复,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在当今史学研究成果的推动下和彼此互动交流下,台湾“翰林版”和大陆“人教版”关于“抗日战争”已经鲜有对立的立场和观点。必须肯定,这是时代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在一些遣词造句和内容安排上还是可以看出目前双方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双方的教材编写者都有待于进一步开放心态,力求更客观、真实的叙述历史。综合香港“现代版”和台湾“翰林版”的四方面对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借鉴香港和台湾教材设计的优点,克服民族狭隘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问题;在编写方面“人教版”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历史学科的特性,处理好课标与内容选择、正文和辅助栏目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最终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历史智能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包莹;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历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姚锦祥;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34.51;
  • 关键词

    中等教育; 历史教科书; 抗日战争; 教材编写;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3:2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