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
【6h】

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关于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研究

(二)关于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差会与大学媒介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1877年至1925年)

第一节 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概况

一、董事会的人员构成

二、董事会的职能

三、董事会的运行

四、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

第二节 作为差会与大学媒介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概况

一、西方差会控制下的董事会制度概况

二、董事会的成员构成特点

三、董事会的职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趋向中国化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1925年至1937年)

第一节 董事会制度变迁背景

一、巴敦调查团考察在华高等教育

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开展

三、政府与教会权力博弈:立案风波

第二节 董事会制度的中国化调整

一、董事会成员结构中国化

二、董事会职能受限制

三、董事会运作程序之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全中国化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1937年至1952年)

第一节 社会背景

一、动荡的国家局势

二、与西方差会关系松弛

三、5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

第二节 董事会制度的完全中国化

一、战时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的调整

二、战后对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的改组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1877年登州文会馆宣布具有大学水准,到1951年建国初的院系大调整,美国在华教会大学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因其特殊的教会背景,在办学过程中也是招致很多非议,但是它还是创造了一个时代,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在开办学校之始是以传播宗教教义为目的的,但是其在20世纪20年代的蓬勃发展及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努力维持办学,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诸多高水平人才,这与其优质的高校管理制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文以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各种校史档案、校史专著等进行研究分析,试图清晰地概括出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在每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及其特征。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重要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关于董事会制度的的研究现状及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首先对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进行了概述,分析其董事会的成员结构、职能及运作程序,以获得对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清晰认识;然后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东吴大学、之江大学、金陵大学等美国在华教会大学的董事会制度的探究,以更为清晰地了解20年代以前董事会制度的概况。
  第二章主要是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首先对其变迁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探索,巴敦调查团的来华考察促使美在华教会大学内部进行改革,20年代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及立案风波也在外部迫使美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不得不进行改组,然后以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齐鲁大学等知名的美国在华教会大学为例,来分析董事会制度的成员结构、职能权限及运作程序上所发生的变化,董事会成员中中国校董的比例要占2/3多数、校董会主席得为中国人充任,董事会的权力被分散、职能被削弱,运作程序中也受到政府的干预。最后对此时段董事会制度变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此时董事会的实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是从结构、职能等方面的变化来看,其整体开始走向“中国化”“本土化”。
  第三章是对抗战后到建国初的董事会制度的变迁改组进行了探究。战火纷飞的年代,动荡不安的时局使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不得不随战时之需调整其结构和运作程序,与西方教会联系的暂时中断减弱其部分职能,于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收回教育权运动,通过出台法规法令使得外籍人员完全退出董事会机构,董事会的职能也完全受政府的监督,并要定期向政府汇报工作,美国在华教会大学最终全部被中国政府接管并改造。
  结语部分对美国在华教会大学董事会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

著录项

  • 作者

    柳超;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教育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金平;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9.712.9;
  • 关键词

    教会大学; 董事会制度; 历史演变; 美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