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中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
【6h】

“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中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化学概念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1.1.2 “盐类的水解”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改变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现状

1.2.2 为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提供科学的参考

1.3 研究的目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

2.2.1 迷思概念

2.2.2 概念转变

2.3 “盐类的水解”相关研究

第3章 “盐类的水解”专题教学内容

3.1.1 课程标准解读

3.1.2 教材中相关知识的编排

3.2 “盐类的水解”专题具体内容分析

3.2.1 概念分析

3.2.2 “盐类的水解”规律

3.2.3 “盐类的水解”影响因素

3.2.4 “盐类的水解”应用

3.3 知识价值分析

第4章 实践研究

4.1 “盐类的水解”专题前测

4.1.1 前测试题分析

4.1.2 前测结果分析

4.1.3 迷思概念分析

4.2 概念转变策略指导下的教学片段分析

4.2.1 靠盐类水解的原理”教学片段分析

4.2.2 “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教学片段分析

4.2.3 “溶液中微粒的比较”教学片段分析

4.2.4 “电离、水解的综合应用”教学片段分析

4.3 “盐类的水解”专题后测

4.3.1 后测试题分析

4.3.2 后测结果分析

4.3.3 学生访谈及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正是因为“盐类的水解”专题中概念的重要教学价值,正是因为学生直至高三在该专题的学习中仍旧存在大量的迷思概念,所以选取“盐类的水解”这一专题进行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梳理高三学生在“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及其产生原因,搜寻有利于概念转变的可行性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在概念专题复习中提供科学的教学理论参考。
  本论文在对建构主义、概念转变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盐类的水解”专题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专题的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其所承载的知识价值和基本观念进行了理论探索。针对高三复习课应“让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一要求,以“盐类水解的原理”、“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溶液中微粒的比较”、“电离、水解的综合应用”四个维度为载体编制了10道前测试题,选取某四星级高中的两个高三平行班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实验班采用“概念转变理论”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复习,对照班则采用过去传统的复习方法来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后测来分析两个班级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变化。
  实践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1)通过前测试题,得出:高三学生在“盐类的水解”专题中仍存在大量的迷思概念,可见迷思概念的隐蔽性和顽固性。所以高三教师在化学概念复习前进行探查和研究是必须的。
  (2)通过对参与实验的两个班级前、后测数据的比照,得出了采用“概念转变理论”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类比”教学策略等能够有效地促进“盐类的水解”专题复习课的教学,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运用“微粒观”的方法论来解决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