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研究
【6h】

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1980年代以来文学文本中的主要南京形象

第一节 繁华的民国旧都

第二节 无法避开的屠杀之城

第三节 小市民的世俗之城

第二章 南京文学形象在1980年代以后的新特点

第一节 新旧杂糅与追求安稳——与民国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的对比

第二节 悲情气质与南北交融——与北京、上海、苏州文学形象的对比

第三章 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的书写方法及困境

第一节 怀旧情结与模式化倾向

第二节 世俗想象与同质化的倾向

第三节:1980年代以来南京形象书写困境的原因与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京是一座独一无二的中国城市。它是中国的六朝古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地理上连通南北的位置和多次的移民活动又使得南京成为一座兼有北方性格的江南城市。然而,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和城市文学极大繁荣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也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中国城市。文学中的南京形象研究或止步于古代与现代文学中、或分散为单个作家的研究,难以形成系统的、有辨识度的城市形象。因此,本文旨在于研究1980年以后的文学中呈现了怎样的南京形象、有何特点、并探讨当下文学中南京形象书写的局限与突破。因1980年代以来作品众多,且小说中的南京形象更加充分、丰富。因此,本文以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兼论散文与诗歌等。
  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即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的繁荣和文学中城市形象的研究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一章,通过广泛的文本阅读,总结出1980年代以来文学集中呈现的三类南京形象,即:繁华的民国旧都、无法避开的屠杀之城和小市民的世俗之城。在第二章采用对比的方式发现1980年代以后南京形象的独特性。时间维度上,通过与民国时期南京形象的对比,笔者发现当下文学中呈现出新旧杂糅的特点,并且曾经整个城市的“烟水气”已经替换为对安稳生活的追求。在与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的对比中,突出了南京的悲情气质和南北交融的特点。第三章则就南京形象的表现手法进行讨论。作家们习惯用怀旧书写和世俗想象的方式书写南京,研究这两种表现方法盛行的现实与文化因素,并分别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性,即怀旧的模式化和世俗书写的同质化。最后,本文分析了南京乃至当代中国大多数城市形象书写中存在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突破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