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动物比喻词的研究与教学
【6h】

现代汉语动物比喻词的研究与教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研究现状

0.3.1 动物比喻词的本体研究

0.3.2 动物比喻词的汉外对比研究

0.3.3 动物比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0.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动物比喻词的本体研究

1.1 动物比喻词的名称和界定

1.1.1 比喻词的名称和界定

1.1.2 动物比喻词的名称和界定

1.2 动物比喻词的构词理据

1.2.1 形状相似

1.2.2 形态相似

1.2.3 主观相似

1.3 动物比喻词的分类研究

1.3.1 前喻式

1.3.2 后喻式

1.3.3 全喻式

1.4 小结

第二章 动物比喻词分析与习得难点预测

2.1 动物名称词构词情况统计

2.2 “虎”类比喻词分析与习得难点预测

2.3 “马”类比喻词分析与习得难点预测

2.3.1 “马”类比喻词分析

2.3.2 习得难点预测

2.4 “牛”类比喻词分析与习得难点预测

2.4.1 “牛”类比喻词分析

2.4.2 习得难点预测

2.5 “狗”类比喻词分析与习得难点预测

2.5.1 “狗”类比喻词分析

2.5.2 习得难点预测

2.6 小结

第三章 动物比喻词的输出情况及偏误分析

3.1 动物比喻词整体输出情况统计

3.1.1 动物名称词的比喻义输出情况统计

3.1.2 动物比喻合成词输出情况统计

3.2 动物比喻词的用例分析

3.2.1 动物比喻词正确用例分析

3.2.2 动物比喻词偏误用例分析

3.3 动物比喻词偏误产生的原因

3.3.1 动物比喻词本身难度大

3.3.2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3.3 教材及教学中的缺失

3.4 小结

第四章 动物比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

4.1 动物比喻词的教学策略

4.1.1 根据构词规律进行教学

4.1.2 梳理本义和比喻义间的关系

4.1.4 注意英汉动物形象的对应性

4.2 动物比喻词的教学方法

4.2.1 故事激趣法

4.2.2 创设情境法

4.2.3 专题归纳法

4.2.4 练习实践法

4.3 教学设计

4.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以动物语素为喻体构成的比喻词,它们因独特的构词方式及蕴涵特殊的比喻义成为留学生习得和运用的难点,如双音节的“虎狼”、“牛马”,三音节的“笑面虎”、“变色龙”等。这类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少?它们在构词组合上有何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讲解?基于此,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为语料来源,从中统计出该类词。并结合对外汉语教材及语料库收集留学生常出现的偏误用例,在此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现状做出整体说明。
  第一章为动物比喻词的本体研究。在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对动物比喻词的构词理据和分类情况做出探讨,为动物比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第二章为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比喻词对比分析。本章选取构词数量最多的四组动物比喻词展开英汉对比,确定两种语言中动物比喻义的异同,并对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预测。
  第三章为留学生输出动物比喻词的统计和分析。本章以语料库为依托,在语料库中统计动物比喻词的整体输出情况,结合个案偏误用例进行分类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偏误原因。
  第四章为动物比喻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本章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三方面展开。结合留学生使用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制定教学建议,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以期对动物比喻词的教学有所助益。
  结语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客观总结了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