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研究
【6h】

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和目的

1.3本文的逻辑框架

1.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国外学者对多元化战略的实证研究

2.2国内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2.3农业上市公司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农业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理分析

3.1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

3.2农业产业化与资本市场概述

3.2.1农业产业化概述

3.2.2证券市场概述

3.3证券市场的功能及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3.3.1筹资与投资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3.3.2转制与监督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3.3.3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3.3.4分散风险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3.3.5社会功能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

第四章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4.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

4.1.1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现状

4.1.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4.2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分析

4.2.1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主观动机

4.2.2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客观动机

第五章实证分析

5.1样本选取

5.2假设提出

5.3指标体系建立

5.3.1测度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指标

5.3.2测度企业绩效和农业主业务发展的指标

5.3.3控制变量

5.4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5模型建立

5.6实证结果与分析

5.6.1指标相关性检验

5.6.2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多元化程度的回归分析

5.6.3农业上市公司农业主业务发展状况和多元化程度的回归分析

5.7结论

第六章对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政策建议

6.1政府的政策约束与激励

6.1.1对农业环境的改造

6.1.2对农业优惠政策的调整

6.1.3加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

6.2农业上市公司的策略选择

6.2.1正确认识自我,选择适当的经营策略

6.2.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6.2.3积极发展农业主业务,深化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企业应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运作,这是一个自Rumelt(1974)的开创性研究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有巨大争议、但是在实践中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有大量的上市公司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快速扩大公司规模、提高公司整体业绩,从而增强企业实力。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许多上市公司跨行业多元化经营,不仅没有提高公司绩效,反而使其背上承重的包袱甚至破产。多元化经营是否能增加公司绩效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争议的焦点之一。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下上市融资,其根本目的应当是利用证券市场获得资源,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背农”多元化经营状况,许多农业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实行了多元化经营,且其中超过半数的农业上市公司向非农行业拓展,包括化工、房地产、医药保健、工业等行业.它们为了规避农业弱质性风险,把证券市场获得的资金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行业,但是,这种“背农”投资是否能给农业上市公司带来好的经营绩效呢?即使带来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但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首要任务应当是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多元化经营后,其农业的主营业务是否也能够得到高速发展?农业上市公司的这种“背农”行为是否有利于国家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这些视角,对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绩效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回顾了多元化和公司绩效的相关理论,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对多元化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农业上市公司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作用的研究;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以及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对其多元化发展的动机进行了剖析;三、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理,说明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获得资源,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四、以沪深两市74家农业上市公司在2006年末的数据作为样本,从财务和市场两方面衡量公司绩效,并通过农业主营业务的发展状况衡量对农业的投入,进而衡量农业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做实证分析。采用测度多元化程度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2006年末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作为因变量,同时加入公司规模、上市年龄和负债比率作为控制变量,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方法检验了多元化经营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得出农业上市公司“背农”多元化经营不利于提高公司绩效,也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论;五、根据实证结果,对农业上市公司“背农”现象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政府的政策激励与约束和农业上市公司自身的策略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