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研究
【6h】

我国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动态

(一)国外房地产税收政策研究

(二)国内房地产税收政策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一)房地产市场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

(三)房地产税收

二、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相关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税收调控理论

(三)税收中性和非中性理论

第三章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理论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是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三)房地产宏观调控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一)房地产税收和房地产经济的辨证关系

(二)房地产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和优势

三、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机理分析

(一)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二)房地产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机理分析

第四章我国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效应与评价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历史沿革

(一)1949-1978年间的房地产税制改革

(二)1979-1993年间的房地产税制改革

(三)1994年以后的房地产税制改革

二、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三、我国房地产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租、税、费体系混乱

(二)房地产税种设置不合理,存在重复课税

(三)房地产各经营环节税负分配不公

(四)税收征管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不完善

四、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税收政策变动及效果评价

(一)1992至199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税收政策变动及评价

(二)1995至2002年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税收政策变动及评价

(三)2003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税收政策变动及评价

(四)房地产税收调控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国外和台湾地区房地产税收制度借鉴

一、美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二、英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三、日本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五、国外和台湾地区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一)坚持“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基本原则

(二)重视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征管,流转交易环节税负较轻

(三)采取“明税、少费”的房地产税费政策

(四)税制和税率设计相对灵活,政策性强

(五)健全的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房地产评估制度

(六)房地产税收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

第六章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一、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思路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原则

(二)完善我国房地产税种设置的思路

(三)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相关配套设施

二、提高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的思考

(一)税收政策调控中应消除调控的时滞性

(二)税收调控要注意区分地区的差异性

(三)税收调控要和其他政策手段相配合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房地产业正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群体,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平稳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保持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较快增长,也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和生活条件改善,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关键内容。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问题,如房价持续上涨、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对此政府运用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其进行引导规范。其中,税收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一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国家税收收入的水平,进而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成为理论界的共识,因此,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经济。从1992-2007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看,税收杠杆在解决每一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上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诸如政策出台滞后、调控效果不显著等。因此,研究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时候,如何能够较为有效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平衡,使房地产价格回归理性,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现行的房地产税制,指出了我国房地产税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房地产税收相关理论分析了房地产税收政策影响房地产市场机理,并结合我国房地产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实践和国外及台湾地区房地产税收制度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思路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