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对策分析
【6h】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农机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2.1 国外农机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2.2 国内农机化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现状

2.1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总体情况

2.2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主要方式

2.3 农机化教育培训教材的开发与运用

2.4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典型案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情况和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

3.1 江苏省农机从业人员队伍基本情况

3.2 农机用户培训情况调研分析

3.3 “十二五”江苏省农机从业人员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情况调研与分析

4.1 江苏农机教育培训机构基本现状

4.2 江苏省农机化学校基本情况调查

4.3 江苏省农机化技术学校承担各类培训情况调研分析

4.4 江苏省农机化技术学校师资队伍情况调查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调研与分析

5.1 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总体情况

5.2 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调研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6.1 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

6.2 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建议

6.2.1 进一步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认识

6.2.2 完善培训体系,优化培训结构

6.2.3 加强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6.2.4 更新理念,提高培训质量

6.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2.6 围绕农机化重点项目开展培训

6.2.7 加强农机培训的宣传,提高农民参加培训认知度

6.2.8 拓宽思路,开展政(校)企合作培训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7.1 总结

7.2 讨论

附件1

附件2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编写的教材书籍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农机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物质基础的农业机械化的建设,无论是在保障农机化事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方面,还是在构筑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都离不开农机人才的开发工作。
   农机化教育培训是农机化服务推广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围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拖拉机驾驶培训、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机关事业单位特有工种工勤技能岗位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各类师资培训等方式,全省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但也存在培训投入少、培训机构设备老化、培训师资层次不高、培训开展不平衡等问题。
   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实践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农机化教育培训现状进行分析。从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实际出发,通过设计调研问卷,对江苏省内农机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机用户,以及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对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现状、培训主要方式进行调研。结合江苏省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情况和培训需求调研分析、江苏省农机化教育机构培训情况调研分析、江苏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情况调研分析,阐述现阶段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存在问题,进一步探讨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新途径和新模式。
   文章提出江苏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发展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认识,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加强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更新理念,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农机化重点项目开展培训,拓宽思路、开展政(校)企合作等。文章目的是为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