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
【6h】

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预警机制研究

1.2.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的研究

1.2.3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理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观点

1.4.1 结构安排

1.4.2 本文的主要观点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及其成本收益分析

2.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内涵

2.1.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定义

2.1.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

2.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

2.3 现代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基本特征

2.4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两种主导取向——行政化退出与市场化退出

2.4.1 行政化退出

2.4.2 市场化退出

2.5 处置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章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国外做法

3.1 救助机制: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1.1 美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借鉴

3.1.2 日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借鉴

3.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美国和日本

3.2.1 美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3.2.2 日本金融机构市场退出

3.2.3 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市场退出和美国“大陆银行”起死回生

3.3 国外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经验总结

3.3.1 构建市场化取向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框架

3.3.2 建立健全科学灵敏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3.3.3 建立存款保险机制

3.3.4 较少采用破产方式实施金融机构退出

3.4.5 较好处理救助资金的来源、形式与损失分担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及危害分析

4.1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现状

4.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个案分析——以某市三家城市信用社为例

4.2.1 三家城市信用社的风险表现形式及原因

4.2.2 三家城市信用社市场退出情况及问题分析

4.3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性缺陷

4.3.1 缺乏金融风险的危机处理机制

4.3.2 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4.3.3 缺乏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4.3.4 缺乏必要的授权制度

4.3.5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4.4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失的危害分析

4.4.1 我国组织体系还不健全

4.4.2 金融组织体系还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4.4.3 易产生挤出效应

4.4.4 难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

第五章 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改革取向

5.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5.1.1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5.1.2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监测指标的构造

5.1.3 金融机构风险度量及相应举措

5.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体系的完善

5.2.1 建立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

5.2.2 制定金融机构接管条例

5.2.3 制定金融机构并购条例

5.3 市场退出的资金支持及损失分担机制的建立

5.3.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资金支持

5.3.2 金融机构退出的损失合理分担

5.4 金融机构退出的组织分工体系的改进

5.5 建立存款人权益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

5.5.1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体系和职能界定初步设想

5.5.2 借鉴国外的存款保险机构处置方式和原则

5.5.3 我国存款保险范围的确定

5.5.4 我国存款保险费率的确定

5.5.5 存款保险机构赔付标准的确定

第六章 政策建议及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6.1 政策建议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健全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应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金融机构风险预警机制、存款保险机制、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健全的组织机制和资金救助机制等诸多内容,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对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了分类处置,对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实施了市场退出,较好地维护了我国经济金融安全稳定运行。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机构退出工作刚刚起步,不仅缺少理论准备,缺乏成熟的经验做法,而且可供依据的法律法规也很少,加之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社会承受力不高、社会诚信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效率不高、处置进度缓慢,大量使用行政化金融机构退出措施,市场化退出措施很少使用,尽管推动了有问题金融机构退出,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存在制度性缺陷。因此,建立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探索解决金融机构退出中的各种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合实际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本文希望达到的设想。
   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内涵,主要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定义、方式及两种主导取向进行了阐述,为随后分析做理论上的铺垫。第三章介绍了国外经验做法,主要为国内金融机构退出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四章重点剖析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某市城市信用社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为例,重点剖析了金融机构处置过程中的难点和矛盾,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影响。第五章是本文的最终落脚点,为我国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设计了蓝图:在明确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基本原则、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以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存款保护机制和损失分摊机制为落脚点,提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最后是政策建议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