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6h】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1.3.2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2.1.1 研究生人力资本

2.1.2 研究生教育制度

2.1.3 人力资本

2.1.4 经济发展

2.2 经济增长理论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3 制度经济学

2.3.1 制度理论

2.3.2 制度经济学派

2.4 制度变迁理论

2.4.1 制度供需

2.4.2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

2.4.3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2.5 人力资本理论

2.5.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

2.5.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6 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

2.6.1 “认识论”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

2.6.2 “政治论”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教育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1.1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1.2 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3.2 研究生教育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2.1 专有型与异质型人力资本

3.2.2 研究生人力资本异质型的根源

3.2.3 知识生产模式转变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塑造

3.3 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3.1 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3.2 制度、制度变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3.3 研究生教育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3.4 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4.1 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3.4.2 研究生教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4.1 经济增长模型演化

4.1.1 新古典经济增长:哈罗德-多马的非均衡增长模型

4.1.2 总量经济增长:索罗的技术进步模型

4.1.3 新经济增长: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

4.1.4 卢卡斯机制: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4.2 模型设计

4.2.1 模型一:总量经济增长

4.2.2 模型二:总量增长取劳动力的平均投入

4.2.3 模型三: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4.2.4 模型四:研究生人力资本与制度交互的经济增长模型

4.2.5 模型五: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增长模型

4.3.6 模型六:研究生人力资本、制度交互的外部性增长模型

4.3 数据选择与处理

4.3.1 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总产出Yit)

4.3.2 解释变量:物质资本存量(Kit)

4.3.3 解释变量:劳动力投入(Lit)

4.3.4 解释变量:平均受教育年限(Educit)与人力资本存量(Hait)

4.3.5 解释变量:研究生教育变量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模型一的实证结果分析

4.4.2 模型二的实证结果分析

4.4.3 模型三的实证结果分析

4.4.4 模型四的实证结果分析

4.5 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4.5.1 模型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5.2 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值测算

4.6 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制度效率测算

4.6.1 模型六的实证结果分析

4.6.2.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效率测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5.1 模型设计: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模型

5.1.1 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

5.1.2 教育分配与收入分配

5.1.3 模型构建:研究生人力资本、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5.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5.2.1 因变量Ineq:基尼系数的计算

5.2.2 自变量Edineq:教育基尼系数的分解与计算

5.2.3 教育扩展: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Educ)

5.2.4 物质资本投入强度

5.2.5 研究生人力资本投入强度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模型一:教育扩展、教育分配、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5.3.2 模型二:研究生教育制度节点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5.3.3 模型三:研究生教育制度阶段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5.4 收入分配模型的内生性检验

5.4.1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5.4.2 模型二的内生性假设

5.4.3 模型二的内生性检验

5.4.4 模型三的内生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物质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6.1.1 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性

6.1.2 物质资本对收入分配格局韵影响

6.1.3 增长机制转换:绿色、创新对要素投入机制的有效取代

6.2 人力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6.2.1 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性

6.2.2 人力资本分布对收入分布的影响

6.3 研究生人力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6.3.1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性

6.3.2 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公平性提升的重要作用

6.4 研究生教育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6.4.1 资源配置:适当融入“自由主义’’的调节手段

6.4.2 治理结构:建立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治理机制

6.4.3 制度环境:路径创造突破路径依赖的制度锁入效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是一国学历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创新战略驱动机制中,承担着为国家、社会输送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德国自“新大学运动”后,洪堡在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创建了柏林大学,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诞生。当理性主义传播至北美大陆,并与实用主义思想相结合,研究生教育在自身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三大职能。正是由于服务社会职能的形成,赋予了研究生教育根据经济发展的诉求变化,供给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合法性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中国奇迹”,但“中国奇迹”高增速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发展中的弊端。我国现阶段面临着“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当务之急是实现绿色、创新战略机制对要素投入增长机制的有效取代,而生产环节上拥有一批拔尖创新型人力资本则是绿色、创新战略机制顺利推行的关键。同时,“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收入分配的深化改革方面,理应体现增长的共享性与包容性。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探寻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为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对转型经济发展的匹配度,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本研究剖析了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首先,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教育与在职培训是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两种途径,相对于“干中学”,教育无疑更为重要。教育的生产性功能,提升了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增强了其作为生产要素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性;同时,教育的配置性功能够改变社会分层、促进向上流动,因而将教育回报率与人力资本存量紧密相连,使得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易于获得较高的教育回报率。研究生教育一方面在教育年限上,相对高于其他层级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服务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了对劳动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其在人力资本获得上具备了专有型、异质型的特征。因此,教育的生产与配置性功能,研究生教育的层级性与创新人才培养,在经济发展中以人力资本的形式,直接促进增长、改善收入分配。其次,研究生教育制度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在梳理近代以来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借鉴威廉姆森社会制度的层次分析框架,从资源配置、治理结构、制度环境以及文化嵌入四个层次,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具体说来,资源配置上的制度变迁,体现了中央政府的刚性主导,抑制了各级供给主体在成本-收益下的动力机制;各平行政府基于有限理性经济人的视角,采取的非理性寻利行为,在治理结构层中,造成了相应的委托-代理问题;制度环境中的学习效应、协作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则增强了各主体在制度变迁中对既定路径的依赖。刚性权力推动的制度变迁强调问题导向性,通常滞后了研究生教育制度,应对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结构变化时,迅速做出反映的灵敏性,不利于通过人力资本传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弱化了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制度效率发挥。
  实证研究方面,将经济发展定义为效率与公平两个维度,利用1996年-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tea13.1定量分析制度视角下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率维度上,作为生产要素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值为8.07%;作为独立变量时,研究生教育制度未能正向、显著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当研究生教育制度与人力资本形成交互项时,作为人力资本的制度供给,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值为16.33%,通过“剪刀差”进一步测得研究生教育制度对经济增长间接影响的制度效率为8.26%,从侧面验证了制度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施加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公平维度上,在教育扩展、教育分配、研究生人力资本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将研究生教育制度引入收入分配方程,结果表明:教育分配公平程度的提升,有助于缩小我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逐级扩展,在某种程度上与收入分配的改善建立了负向关联。当纳入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制度变迁的过程,亦是制度交互状态下,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由负变正的过程。不含制度变量时,多元分割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的工资与结构效应,导致持续投入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起消极作用;引入研究生教育制度、生成制度与人力资本的交互项后,显著降低了方程各变量对收入分配的消极影响,使得贫富差距呈收敛态势。理实研究均验证了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生教育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但相对于要素投入的驱动性而言,其贡献性仍显不足,存在着可优化的空间与上行的通道。
  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尝试着为经济新常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一,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本过高的依存度,应稳健减少对物质资本的投入并适时的向人力资本转移,以满足人力资本结构的梯度升级,将我国劳动力在初、高中阶段逼近饱和状态的人力资本结构,继续向研究生教育层次推进。第二,人力资本梯度升级至研究生教育层级,应在投入环节上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供给、扩大招生规模。第三,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并非意味着绝对规模的线性增长,而应以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态为依据,指导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张,形成上游产业结构链对下游研究生教育结构链,在规模扩张上的“信号”指示作用。现阶段经济结构变动与劳动力市场的吸纳能力,强调在博士层级、专业学位以及与高新技术业、第三产业相关的科类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的相对招生规模,规避因单纯规模提升而陷入“高规模陷阱”,尽可能的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匹配供给,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值。第四,研究生教育制度通过人力资本传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各层次的制度变迁应理顺以下三点,实现自身制度效率的提升:其一,资源配置层上,制度供给由中央政府的刚性主导向宏观指导转移,适当融入自由主义”的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取代制度变迁中的强制行政权力;其二,治理结构层上,各级制度变迁的代理主体,在代理执行中央政府的旨意时,应建立健全激励与惩戒并存的治理机制;其三,制度环境层上,平行政府积极运用路径创造,克服“搭便车”的心理与非理性的寻利行为,打破长期以来在既定权力体系中,对中央权力主导制度矩阵的路径依赖,增强在迅速变化的市场面前,迅速做反映的能力,以提升其制度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