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公路发展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6h】

高速公路发展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作者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外、国内(重点)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1.1.2国外、国内(重点)高速公路经济带现象的出现与发展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国内外有关交通经济带的研究

1.2.2国内外有关高速公路经济带的研究动态

1.2.3高速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动态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研究框架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高速公路经济带理论

2.1.1高速公路经济带的涵义与特征

2.1.2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

2.1.3高速公路经济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2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2.2.1农村经济发展主要理论

2.2.2本项目对农村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探索

3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与模式

3.1影响机制

3.1.1聚集机制

3.1.2扩散机制

3.1.3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关系

3.2影响模式

3.2.1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因素

3.2.2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点—片—带”影响模式

3.3时间演变

3.3.1对时间演变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

3.3.2高速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时间演变

3.4空间界定

3.4.1高速公路经济带空间界定常见方法

3.4.2基于时间和运费的高速公路经济带空间界定模型

4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影响的一般研究

4.1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影响

4.1.1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2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工业的影响作用

4.1.3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经济带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

4.2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4.2.1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2.2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作用

4.2.3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经济带农村城镇化分析

4.3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影响

4.3.1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

4.3.2高速公路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作用

4.3.3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经济带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

5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一般研究

5.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5.2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5.3高速公路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3.1高速公路发展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5.3.2国内主要高速公路经济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6高速公路对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6.1京珠高速公路长潭段洞井镇出入口影响半径测算

6.2长潭高速公路沿线洞井镇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

6.2.1长潭高速公路开通后洞井镇工业化的发展

6.2.2长潭高速公路开通后洞井镇城镇化的发展

6.2.3长潭高速公路开通后洞井镇的现代化发展

7相关政策建议

7.1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高速公路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7.2加快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

7.3正确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的关系

7.4走与农业产业化、城市农村化结合发展的道路

7.5积极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高速公路经济带发展

7.6进行配套制度改革

8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撰写与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C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是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影响作用的新视角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高速公路经济理论,探索了高速公路经济研究的新领域.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较系统地总结了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基本理论;对传统农村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