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对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挑战及其政治意义
【6h】

微博对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挑战及其政治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所用理论及基本概念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及其政治后果

2.1 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的典型渠道

2.2 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的特点

2.3 中国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利倾向

第三章 微博的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及其政治后果

3.1 自媒体的公共信息传播方式

3.2 微博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3.3 微博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政治后果

第四章 微博给政治管理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4.1 微博给政治管理带来的挑战

4.2 政治管理应对危机的对策建议

4.3 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下中国的政治前景展望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语境之下,公共信息传播具有渠道的政治导向性、来源的可控性、传播的单向性和处理的垄断性与权威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利倾向,例如: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存在主客二元对立、公共信息传播高度的秩序化和政治主体的寻租空间扩大化的倾向等。
  微博对公共信息传播的承载导致了公共信息传播语境变迁。微博作为WEB2.0技术下的新型自媒体传播媒介,拥有前所未有的交互性、即时性和多元性以及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这些新的特征使得微博成为传统媒体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必要的补充。公共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源提供的多元化,信息处理多中心化,信息传播的直接性与迅及性等特征。因此,政治关系出现了多主体化与平等化、政府工作人员行为透明化和公民参与扩大化等新的倾向。然而,微博是一把双刃剑,自身也存在局限性导致的一些不利倾向。例如,其自我议程设置带来的思想分化、把关人缺失带来的信息纠偏机制的失灵、信息分散化带来的政府的权威资源流失、信息茧房带来了公共参与行为偏激化和信息裂变式传播带来的政府公共危机应对模式失效等。
  面对微博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方式存在的不利倾向,我们的政府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政府信息引导能力、培育政府新形势下的权威资源、合理引导社会信息源以及加强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转变政治管理思路和增强公共行政能力。微博作为传统公共信息传播方式的必要补充,也将会开启以新型言论场域的建构和市民社会的自发形成为代表的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