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元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及气动特性研究
【6h】

二元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及气动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前体/进气道二维型面设计及气动特性分析

2. 1 物理模型、网格及计算方法

2. 2 设计状态下的进气道二维气动特性

2. 3 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进气道二维气动特性

2. 4 不同飞行攻角下的进气道二维气动特性

2. 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圆锥截线的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及气动特性研究

3. 1 常见圆锥截线的数学表达形式

3. 2 基于圆锥截线的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

3.3 前体宽度比W1/W0对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4 前体形状参数ρCD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5 前体角度βD G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6 前体角度βCG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7 前体角度βCF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8 前体形状参数ρBC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9 前体控制曲线次数n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3. 10 不同来流马赫数下的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

3. 11 不同飞行攻角下的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

3. 12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流线追踪的乘波前体/进气道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

4. 1 基于流线追踪的前体/进气道气动设计

4.2 前体宽度比W1/W0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4. 3 角度θ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4.4 前体控制曲线次数ndown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4. 5 控制曲线次数nup对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

4. 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乘波-楔形组合的前体/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研究

5. 1 基于乘波-楔形组合的前体/进气道气动设计

5. 2 不同直切起始位置对乘波-楔形组合前体/进气道的气动性能的影响

5. 3 不同阶梯切起始位置的乘波-楔形组合前体/进气道的气动特性

5. 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 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1. 进气道二维流动的气动性能

2. 基于圆锥截线的前体/进气道的气动性能

3. 基于流线追踪的乘波前体/进气道的气动性能

4. 基于乘波- 楔形组合的前体/进气道的气动性能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二元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技术开展了研究,给出了基于圆锥截线、流线追踪和乘波-楔形组合的三种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法及流程,并对相关几何控制变量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
  首先,设计了一种前体/进气道二维构型,开展了二维数值仿真研究。研究表明:进气道在不同来流马赫数Ma∞和飞行攻角α下,流动通道内无大分离,随着来流马赫数和飞行攻角的增加,前体/进气道静压比、流量系数逐渐增大,而总压恢复系数减小。
  其次,在前体/进气道二维型面基础上,给出了以二次有理Bez ier形式圆锥截线为横向截面控制曲线的前体设计方法,并对不同几何控制变量对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范围内,增大宽度比W1/W0、形状参数ρCD与水平控制曲线次数n,减小角度βDG、角度βCG,可减小前体展向压力梯度,减小横向溢流,提高前体/进气道的内流性能;增大角度βCF,减小形状参数ρBC,可减小阻力,增大升力,提高升阻比。据此,给出了一种结合前体可实现性约束下的前体/进气道气动设计方案,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显示:不同来流马赫数Ma∞下,静压比、总压恢复系数及流量系数相比二维流动的差值均在-5%~10%以内,在不同飞行攻角α下,静压比、总压恢复系数和流量系数相比二维流动的差值均在-5%~15%以内。
  再次,在相同的前体/进气道二维型面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流线追踪的乘波前体/进气道设计思路,并对前体宽度比W1/W0,角度θ,上、下表面控制曲线次数nup和ndown对前体/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基于圆锥截线的前体构型,该构型第一级压缩段外压激波接近“附体”,进气道内通道宽度内沿展向压力梯度较小,第二、三级压缩段内接近为零,阻力较低,升阻比较高;增大W1/W0、角度θ和上表面控制曲线次数nup,减小下表面控制曲线次数ndown,可减小前体展向压力梯度,减小横向溢流,提高进气道的气动性能。
  最后,基于一种乘波前体气动设计方案,开展了沿来流方向直切和阶梯切,构建了多个乘波-楔形组合前体/进气道设计方案,并对其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气道侧壁对应的马赫锥位置之后对前体两侧进行直切和阶梯切,进气道内通道宽度范围内的前体外压激波基本不变,与进气道矩形进口匹配较好;直切和阶梯切对进气道内流气动性能影响较小,降低了前体/进气道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以及升阻比,提高了总压恢复系数;相比阶梯切,直切的阻力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相对较小,而升力系数和升阻比则相对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