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l及热处理对Mg-4Y合金组织、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6h】

Al及热处理对Mg-4Y合金组织、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现今,石油矿产等资源日益枯竭,节能环保成为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镁合金因其比重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循环利用绿色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其中Mg-RE系镁合金因其极高的实际使用价值而成为当前镁合金研究的热点。研究开发高强耐蚀稀土镁合金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是当今镁合金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合金化元素Al及热处理工艺对Mg-Y系稀土镁合金材料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应用及指导价值。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测试(XRD)、金相显微组织观察(O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及附带的能谱分析谱(EDS)、硬度及拉伸试验、塔菲尔极化曲线及阻抗谱(EIS)等测试方法,研究了Al及热处理对Mg-4Y镁合金组织、力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 铸态Mg-4Y-xAl合金的显微组织由Al2Y及Mg24Y5相组成。Al元素将与Y优先反应生成Al2Y相。Mg-4Y-xAl合金的凝固过程为:在高温下从熔体中直接析出Al2Y相,随后在630℃左右发生包晶反应形成具有Al2Y核心的α-Mg晶粒,在低Al含量下,晶间剩余液相随后发生共晶反应生成α-Mg及Mg24Y5相;在高Al含量下,晶间剩余液相发生伪二元共晶反应生成α-Mg及Al2Y相。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铝含量为4%时,合金的最大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为81MPa、208MPa。随着Al含量的增加,极化曲线负移,但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高频容抗弧半径增大,合金的耐蚀能力显著提高。 Mg-4Y-4Al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为525℃/8h。Mg-4Y-xAl合金的显微组织由α-Mg及Al2Y相组成。固溶处理后合金硬度及抗拉强度有所降低,但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显著提高。而对于固溶态Mg-4Y-xAl合金,固溶态合金的力学性能随着Al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而延伸率逐渐降低。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在固溶处理后显著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显著增加。当Al含量由1%增加至2%时,合金的极化曲线先负移,合金的腐蚀倾向增大,当Al含量增加至3%时,合金具有最高的自腐蚀电位-1.416V/SCE及最大的线性极化电阻724Ω·cm2,固溶态Al含量为3%的合金具有最佳的耐腐蚀性能。 Mg-4Y-4Al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25oC/8h+225℃/20h。时效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但耐蚀性能有所下降。Mg-4Y-xAl合金的显微组织由α-Mg、Mg24Y5及Al2Y相组成。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逐渐增加,延伸率逐渐降低。当Al含量由1%增加到4%时,合金的抗拉强度由183.6MPa增加到245.3MPa,提高了33.6%;屈服强度由88.7MPa增加到121.8MPa,提高了37.3%。时效处理后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耐蚀性能变差。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极化曲线正移,合金的腐蚀倾向降低。线性极化电阻随着Al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在Al含量为2%时达到最大值583Ω·cm2,此时的腐蚀电流密度达到最小值4.407×10-5A·cm-2,Al含量继续增加,在Al含量为4%时线性极化电阻减小至391Ω·cm2,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至7.509×10-5A·cm-2,合金的腐蚀性能变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