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的激励合同及约束机制研究
【6h】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的激励合同及约束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工程应用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工程应用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与委托代理理论综述

2.1 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

2.1.1 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的概念

2.1.2 PM与PMC、代建制、工程咨询的比较分析

2.2 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涵义

2.2.2 委托代理理论的经济学特征

2.2.3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

2.3 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2.3.1 PM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2.3.2 PM模式的委托代理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的激励合同研究

3.1 激励合同与非激励合同辨析

3.2 非激励合同下PM行为分析

3.2.1 固定费用合同

3.2.2 固定费率合同

3.3 激励合同的订立过程

3.4 激励合同下PM模式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3.4.1 模型的基本假设

3.4.2 模型的建立

3.4.3 模型的推导与求解

3.4.4 模型的结果分析

3.5 激励合同的拓展分析

3.5.1 预算投资额I0的分析

3.5.2 实际投资额Ic的分析

3.6 多目标激励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项目管理服务模式激励合同下的约束机制

4.1 激励合同模式下业主风险分析

4.1.1 项目的使用功能降低

4.1.2 合同中其他目标的实现被影响

4.1.3 招标采购的选择不合理

4.2.监督约束机制

4.2.1 监理单位参与项目管理

4.2.2 引入第三方工程质量评估

4.2.3 造价咨询单位参与跟踪审计

4.3 合同约束机制

4.3.1 合同条款设计原则

4.3.2 合同条款重点控制内容

4.4 程序约束机制

4.4.1 项目管理流程描述

4.4.2 项目管理流程设计原则

4.4.3 项目管理流程评估

4.4.4 程序约束重点内容

4.5 绩效考评机制

4.5.1 绩效考评的必要性

4.5.2 绩效考评的内容

4.5.3 绩效考评的测算方法

4.5.3 绩效考评的结果应用

4.6 市场约束机制

4.6.1 建立充分竞争的项目管理市场

4.6.2 建立项目管理单位资质制度

4.6.3 引导行业协会参与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项目管理内容及项目管理架构

5.2.1 项目管理内容和目标

5.2.2 项目管理架构

5.3 激励合同设计

5.3.1 报酬机制

5.3.2 激励条款

5.3.3 免责条款

5.4 约束机制设计

5.4.1 监督约束体系

5.4.2 合同约束条款

5.4.3 程序约束体系

5.5 激励合同与约束机制的效果及改进

5.5.1 激励约束效果分析

5.5.2 改进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项目规模迅速增加,对项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来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随着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发布一系列指导性文件,PM模式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使得业主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但是,由于在合同签订后业主与PM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PM在履约过程中的懈怠或投机行为,所以如何对PM进行激励和约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站在业主的角度,期望通过比较合理的激励合同和约束机制,缩小业主和PM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引导PM更好地实现业主的目标。
  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及内涵,将PM模式与工程实践中经常混淆的其他项目管理模式(PMC模式、代建制、工程咨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强调了激励合同及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然后,对PM模式激励合同展开了理论分析,建立了非对称信息下业主与PM单位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最优激励强度与投标费率上限(招标控制价)以及降低投资额的难度指数正相关。通过对固定费率加激励费合同与固定费用加激励费合同进行比较,发现两类合同对PM单位的激励效果是相同的,PM的期望效用与业主的期望总投资也没有差异。同时,对激励合同进一步深化研究,明确了预算投资额和实际投资额的范围,提出了基于多目标激励的取费模式。
  其次,提出项目管理服务模式激励合同下的约束机制的实施途径。项目管理服务模式下,采用以降低投资额为导向的激励合同会给业主带来风险,如项目的使用功能降低、合同中其他目标的实现被影响、招标采购的选择不合理。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使PM单位更好地实现业主的目标: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管理制衡体系的作用;建立程序约束机制,对项目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建立合同约束机制,严格管控合同重点条款;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提高PM行为的可观测性;建立市场约束机制,发挥声誉机制的效用。
  最后,选取南京市一个应用项目管理服务模式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剖析其项目管理合同以及约束机制的具体内容,并提出提高激励约束效果的有效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