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踝臂指数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6h】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踝臂指数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图片

参考文献

CD40-CD40配休、踝臂指数、HCY与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入选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踩臂指数(ABI)等,同时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情况,即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回声特点,探讨血清sCD40L、ABI等因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分析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血脂等指标与CAS的关系,探讨其与CAS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脑梗死患者113例,应用颈部动脉血管彩超检测IMT及斑块回声特点,根据IMT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其中分别包含88例和25例患者。根据斑块回声特点将颈动脉硬化组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三个亚组(分别为57例、16例、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清sCD40L,使用ES-1000SPM多普勒超声仪测量ABI,同时统计受检人群中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危险因素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因素在两组间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
   (1)在所选113例脑梗死患者中,有CAS者88例(77.88%),其中无斑块者15例(13.27%),有稳定斑块者16例(14.16%),不稳定斑块者57例(50.44%)。
   (2)TG、LDL-C水平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史的患者例数在CAS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FIB、HDL-C、FPG、TC、HCY、hs-CRP水平、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
   (3)CAS组的三个亚组中,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血清sCD40L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且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血清sCD40L水平较无斑块组均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CAS组的三个亚组中,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ABI水平较无斑块组均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的AB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TG以及LDL-C水平为CAS的危险因素。血清sCD40L、ABI是CAS的预测因子(P<0.05,OR>1)。
   结论:
   (1)ABI、血清sCD40L水平可能是脑梗死患者CAS的预测因子;并且血清sCD40L水平可能与脑梗死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相关。
   (2)TG、LDL-C水平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可能是脑梗死患者CAS的危险因素,增加CAS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