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尿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前列地尔干预的研究
【6h】

尿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前列地尔干预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和(或)经皮冠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围手术期尿胱抑素C(CystatinC,Cys C)水平的变化,探讨尿Cys C对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早期诊断作用。观察手术前后基础治疗组、前列地尔组和维生素C组三种干预方法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变化,进而寻找早期防治肾损伤的有效措施。
  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1年9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AG和/或PCI的病人200例,随机分为三组。除常规治疗外,基础治疗组(66例):于术前6小时起以1ml/(kg·h)静脉给予生理盐水直至术后12小时,和术前、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mg qN;前列地尔组(67例):在上述基础治疗组的基础上,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第2天予以前列地尔20ug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维生素C组(67例):在基础组的基础上,在术前2~4h静脉给予3.0g维生素C,在术后第1天及第2天早晚各服0.5g维生素C,口服及静脉给予的维生素C总和为5g。
  所有入选者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2天检查肾功能,以适合中国人的改良形式MDRD公式计算eGFR:eGFR(ml/min1.73m2)=175×SCr(mg/dl)-1.234×年龄-0.179×(0.79女性),在手术前及术后2h、6h、12h、24h、48h采集尿液15ml,4℃下在3000转/分离心15分钟后收集上清液1ml存储于-80℃冰箱统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ys C浓度。
  结果:术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血压、血糖等具有可比性。200例患者23例(11.5%)发生造影剂肾病,其中基础治疗组11例(16.7%),前列地尔组2例(3.0%),维生素C组10例(14.9%)。前列地尔组分别与维生素C组及基础治疗组比较,CIN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组与基础治疗组CIN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IN组患者尿Cys C在术后12h、24h及48h各为(196.83±43.05,302.15±70.60,130.84±30.99)ng/ml与术前水平(47.45±17.02)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Scr水平在术后24h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尿Cys C与血Scr相比诊断CIN提前至少24h。通过ROC曲线分析,术后12h尿Cys C曲线下面积0.718,据此推断CIN的截断点为181.71ng/ml,则对早期CIN的诊断效率较高,具有较高敏感性(82.6%)和特异性(62.0%)。经相关性分析表明术前和术后24h、48h尿Cys C浓度与Scr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由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0岁、左心功能衰竭、高血糖、造影剂剂量、造影剂剂量与eGFR比值、基线血Scr水平和eGFR水平是CIN的危险因素。
  结论:尿Cys C对于冠脉诊疗术后患者发生的CIN具有良好的早期诊断价值;冠脉介入诊疗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前列地尔可有效防治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在生理盐水常规水化疗法加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C,不能降低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