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酸胆碱聚合物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
【6h】

磷酸胆碱聚合物载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研究生个人简介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临床培训小结

致谢

声明

论文审阅认定书

展开▼

摘要

目的:心血管病基因治疗是目前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但高效安全的基因载体依然是限制其推广应用的瓶颈。与病毒类载体相比,非病毒载体在转染效率,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势。应用磷酸胆碱聚合物(phosphorylcholine polymer,PC polymer)作为非病毒类转基因载体,利用多聚赖氨酸涂层球囊将MPC30-DEA70/c-myc AS-ODN基因复合物导入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处,通过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技术抑制兔髂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的增生,以达到通过基因治疗手段防治血管狭窄的目的。
  方法:首先体外研究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球囊导管对MPC30-DEA70/c-mycAS-ODN复合物的负载量和释放量。取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每组8只,构建兔髂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后,于血管损伤段行MPC30-DEA70(N)/FAM-c-myc AS-ODN(P)复合物的局部转运,清洁饲养,24小时后每组随机各取一只,对髂动脉损伤段行快速冰冻切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因复合物在髂动脉的分布情况;剩余家兔4周后取局部基因转运段血管进行HE染色观察髂动脉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包括内膜面积及中膜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损伤血管处c-myc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体外研究证实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球囊导管可有效地负载和释放MPC30-DEA70/c-myc AS-ODN复合物。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血管损伤段均未见荧光分布,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转染基因复合物的血管内膜可见荧光均匀分布;各组病理切片均可见新生内膜面积增生,中膜面积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的新生内膜面积增生无明显差异(P>0.05),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可见新生内膜面积增生明显减轻(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血管c-myc表达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LL载基因复合物N/P=3∶1组和N/P=5∶1组两组c-myc mRNA相对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多聚赖氨酸(PLL)组、裸c-myc AS-OD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涂有多聚赖氨酸的球囊导管能成功携带并释放MPC30-DEA70/c-mycAS-ODN基因复合物至兔髂动脉球囊损伤处,新型阳离子磷酸胆碱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转染反义c-myc进入髂动脉血管,有效抑制损伤后血管的狭窄及新生内膜的增生,为基因治疗血管内狭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类载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