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4-氨基水杨酸与苯胺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和性能研究
【6h】

4-氨基水杨酸与苯胺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和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 导电高分子

1.2 导电聚苯胺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处

第2章 聚(4-氨基水杨酸)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用于锌-导电聚合物可充电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和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导电高分子材料发展很快,在隐身技术、电池、传感器和显示材料等方面都有应用。聚苯胺是研究最多、应用前景最好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但是其高的pH依赖性限制了它的发展。4-氨基水杨酸是一种同时含酸性和氧化还原活性基团的苯胺衍生物。本论文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并研究了共聚物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以及电池方面的应用。为了进行比较,本文对4-氨基水杨酸均聚物及其电化学活性也进行了详细研究。共聚电化学合成对探索与研究更多的同时含酸性和氧化还原活性基团的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聚(4-氨基水杨酸)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合成聚(4-氨基水杨酸)。该均聚物在不同pH值(pH1.0-12.0)的0.30mol·L-1 Na2SO4溶液中均具有良好的电活性。均聚物的氧化峰和还原峰电流分别与扫描速率的平方根呈良好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使用紫外-可见光谱、XPS、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探究了该聚合物的结构,提出4-氨基水杨酸的聚合机理。SEM表明均聚物的形貌主要是由分散的颗粒构成。该均聚物链中pH敏感官能团(-COOH和-OH)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均聚物的电化学性能。
  2、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
  采用循环伏安法,首先在玻碳电极上合成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该共聚物在不同pH值(1.0?11.0)的0.30mol·L-1 Na2SO4溶液中表现出很高的电活性。这主要归功于共聚物链中含有4-氨基水杨酸单元的?COOH与?OH能调节共聚物周围环境pH。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与XPS能谱研究验证了4-氨基水杨酸在与苯胺的电化学合成中,已被成功引进共聚物链中。SEM显示了共聚物形貌由附着有小颗粒的交织纤维棒构成,而且4-氨基水杨酸的浓度及合成电位也强烈的影响了共聚物的纤维状纳米结构。
  3、基于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的过氧化氢传感器
  使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合成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并构建了基于该共聚物修饰电极的新型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循环伏安扫描表明此共聚物电极能在水溶液中有效地催化还原H2O2。因此,这种修饰电极可以被用来测定水溶液中的H2O2。计时电流法研究表明,该共聚物修饰电极在含H2O2的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5?500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可得一条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9的直线。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该共聚物修饰电极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4、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用于锌-导电聚合物可充电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使用循环伏安法,在铂片电极上合成了直径约为20?80nm纤维结构的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基于循环伏安与交流阻抗技术对电解液的研究,构建了以聚(苯胺-共-4-氨基水杨酸)修饰的铂片电极为正极,锌片为负极,电解液为氯化铵与氯化锌混合液的二次电池。通过恒电流计时电位法测定了该二次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显示该聚合物电池的比容量高于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次数达到181次时,库伦效率还能达到97.9%。这说明该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