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高频超声和MRI对照研究
【6h】

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的高频超声和MRI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预试验

1资料与方法

1.1调研对象

1.2调研方法

1.2.1高频超声检查

1.2.2 MRI检查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高频超声监测结果

2.2 MRI检查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综述1 应力性骨折影像学研究进展

综述2 磁共振成在下肢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个案报告 新兵胫骨应力骨折1例的影像学检查特点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高频超声与MRI在新兵胫骨应力性损伤中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了解高频超声对应力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2008年1~2月,随机抽取炮兵某部两个新兵营各15名(共30名)集训新兵为调研对象,于开训前及集训各周分别应用高频超声及MRI监测胫骨应力性损伤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AS6.12软件完成,开训前与集训期间各周胫骨骨膜厚度的超声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x±s表示;MRI数据采用Ridit分析,二者均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高频超声监测结果显示,开训前与集训各周之间比较骨膜增厚程度有统计学意义,开训后各周之间骨膜厚度则无统计学意义;MRI检查结果显示,开训前MRI监测均呈阴性,开训后第1周胫骨应力性损伤的程度较轻,随着集训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至第7周时趋于稳定。 结论:MRI对应力性骨损伤的灵敏性高,可以全面观察骨外膜、骨髓腔等的病理变化;高频超声检查应力性骨损伤虽难以显示骨髓腔内的病理变化,但对骨外膜的应力性损伤变化具有与MRI相似的高灵敏性。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用于监测部队军事训练强度,初步筛选应力性骨损伤病例,具有携带方便、灵敏度高、对人体无副作用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