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基于定向增发视角
【6h】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基于定向增发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1.3.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贡献

1.6 本文局限

第二章 融资行为理论基础

2.1 大卫·杜兰特的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2.2 M·M定理

2.3 代理理论

2.4 权衡理论

2.5 优序融资理论

2.6 公司控制权理论

第三章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特征

3.1 再融资方式的分类

3.2 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比较

3.3 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

3.3.1 定向增发的相关界定

3.3.2 定向增发的动机

第四章 控股股东再融资成本

4.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融资成本分析

4.1.1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与控股股东控制的相关性分析

4.1.2 融资成本解释论与治理结构解释论的融合

4.2 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计量的理论依据

4.3 控股股东融资成本计算传统方法

4.4 控股股东融资成本计量模型的构建

4.4.1 控股股东融资成本计量

4.4.2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融资现金流量分析

4.4.3 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的计量公式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超额收益率的计算

5.1.1 定义事件窗口及数据截取

5.1.2 模型的确定

5.1.3 超额收益率的计算与分析

5.2 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融资成本的计算

5.2.1 控股股东的债权融资成本

5.2.3 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融资功能得以恢复,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热情空前高涨,定向增发成为近两年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收购资产的重要手段和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依然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有悖于西方的融资理论和实践,本文试图从控股股东融资成本的角度寻找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提出治理结构解释论与融资成本解释论相融合的思路,并依此设计出全流通背景下控股股东股权融资成本的计量方法,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提供一种合理解释。
   本文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对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系统的回顾了相关国内外文献。第二章介绍公司融资行为理论。第三章阐述了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特征。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仍然偏好股权再融资,尤其是定向增发这种再融资方式。第四章构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解释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问题。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与国外研究理论的成果,将解释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结构解释论与融资成本融合进行研究。治理结构是影响再融资行为的根本原因,而控股股东融资成本是影响再融资选择的直接原因。即治理结构的问题最终会通过融资成本反应,体现于控股股东的融资成本中,从而决定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选择。紧接着拓展了融资成本的定义,设计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计量公式。第五章为实证分析,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定向增发股票的二级市场表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定向增发具有正的公告效应,并计算累计超额收益率。并以2008年沪市A股57个定向增发的公司为样本定量分析,将相关数据代入推导出的控股股东融资成本公式并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融资成本(均值0.41%)远低于其债权融资成本(均值5.98%),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第六章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针对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