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研究
【6h】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本文的贡献

第二章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集群理论

2.1.1 新增长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2.1.2 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产业集群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公司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融资状况

3.1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3.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3.2.1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主要模式

3.2.2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的再造

4.1 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发展现状

4.1.1 互助基金融资模式的类型

4.1.2 目前互助基金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4.2 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模式设计

4.2.1 基金发起、认购及各参与主体的关系

4.2.2 组织机构设计

4.2.3 部门职能设计

4.2.4 内部管理机制建设

4.3 中小企业互助基金收入、分配、补充及风险代偿机制

4.3.1 互助基金的收入、分配模式

4.3.2 资金的补充及风险代偿机制

4.4 互助基金风险管理与防范

4.4.1 互助基金代偿风险决定因素分析

4.4.2 代偿风险归因分析

4.4.3 代偿风险综合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集群迅速发展,而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是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区。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非自觉性的选择,但作为现代产业组织形式中一次重大的结构性变革,其无论在成长性和竞争性上都展现出了独特的内在经济规律和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中小企业集群这种介于市场松散结构和企业科层紧密结构之间的组织形态变革,导致集群内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经营行为和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融资行为也无可避免地随着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和成长发生相应的改变。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由于分工深化或者地理接近的特性,在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重复动态博弈过程中,能够有效克服单个中小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和内部监督机制不足等问题。从而形成一类根植于产业集群内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
   目前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主要有集合债券融资模式、产业园区以及互助基金融资模式,而这些融资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比如集合债券融资模式信用门坎较高,产业园区融资模式只适用于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园区等,这些不足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因为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出现而得到解决。为此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集合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认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根据我国大量的实践经验,发现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比如资本金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发挥作用有限、政府过度干涉以及欠缺风险防范措施等。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模式进行优化设计,该优化模式具有以下特征:完全由产业集群内企业出资形成,并且聘请了基金总经理领导下的专业管理团队进行基金管理,开展多元业务,提高基金盈利能力,以实现资本金自我补充及进行有效内部代偿,同时还向成员企业发放现金股利。互助基金融资模式通过建立信用评级制、风险评估制、业务监督机制、违约惩罚机制、内部独立的审计机制、反担保控制、账户代偿机制,来防范控制内外部风险。以此实现互助基金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