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医改背景下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6h】

新医改背景下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理论

2.1 相关理论

2.1.1 资源配置理论

2.1.2 西方公平理论

2.1.3 当前我国卫生服务公平理论观的构建

2.2 相关方法

2.2.1 洛伦茨曲线

2.2.1 Gini系数

第3章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3.1 经济发展和社会人口健康情况

3.1.1 经济发展水平

3.1.2 人均可支配收入

3.1.3 人口特征和基本健康状况

3.2 新医改实施后江苏省采取的措施

3.3 江苏省人力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3.3.1 卫生人力资源构成变化

3.3.2 卫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

3.4 江苏省卫生物力资源配置情况

3.4.1 卫生机构数

3.4.2 床位数

3.4.3 医院工作效率

3.5 卫生财力资源配置情况

3.5.1 卫生事业费

3.5.2 医院门诊及住院人均费用

第4章 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实证研究

4.1 江苏省各市人口、卫生资源分布情况

4.2 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4.2.1 卫生资源配置洛伦茨曲线图

4.2.2 卫生资源配置基尼系数

4.2.3 卫生资源配置Gini系数趋势变化

4.2.4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卫生资源对比

4.3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改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建议和对策

5.1 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5.1.1 合理配置卫生人员

5.1.2 合理配置卫生物力资源

5.1.3 多渠道筹集卫生资金,提高卫生财力资源配置水平

5.2 制定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

5.2.1 缩小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带来的影响

5.2.2 科学规划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确定区域卫生规划的重点

5.2.3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5.3 加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责任

5.3.1 统一卫生信息网路系统,加快新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5.3.2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医疗卫生发展的良好环境

5.3.3 加大政府的行政监督力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

展开▼

摘要

卫生资源是改善群众健康状况的基础保障,要实现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卫生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公平地配置。促进卫生资源公平高效的分配是人民群众更好的享受多样化的卫生服务的基础。2009年新医改中再次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可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的重要性。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同样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研究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文章通过了解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现况,对新医改实施后江苏省各种卫生资源的分析评价,结合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等工具对新医改实施后江苏省卫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按地理分布和人口分布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发现,新医改实施以来江苏省按人口分布的卫生资源基尼系数都在0.2左右,表明新医改实施后,江苏省按人口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状况良好。但2009年-2011年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基尼系数都在0.3左右,有的甚至超过0.3,从2011年起江苏省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改善幅度明显大于按人口分布的幅度,2012年、2013年卫生资源按照人口和地理面积的公平性基本相等,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发现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还存在医护比例不合理,区域卫生资源分布差异显著等问题。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卫生人员,优化物力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财力资源配置水平;制定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缩小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带来的影响,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合理规划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区别对待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加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责任,统一卫生信息网路系统,加快新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医疗卫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政府的行政监督力度,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