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
【6h】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基本范畴与文献梳理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的模式变迁与法治化趋向

2.1 新世纪前基层政府农村社会治理的模式变迁

2.2 新世纪以来基层政府农村治理的法治化趋向

2.3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趋向的意义

第三章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逻辑机理

3.1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3.2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动力来源

3.3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目标设定

第四章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现状分析

4.1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实证考察

4.2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实践困境

4.3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困境的成因

第五章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进路

5.1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理念选择

5.2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建构

5.3 基层政府农村治理法治化的环境营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农村无疑是是推进国家法律贯彻执行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领域。作为农村治理实践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的法治化程度,无疑是事关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乃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本论文以基层政府农村治理法治化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宏观及微观两个不同的视域对本文的选题背景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理论与实践两个层次的深刻意义,并根据国内外学者已有的学术文献对研究内容的基本范畴予以界定,从而为论文的展开奠定基础。其次,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分别对建国之前、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的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的模式变迁进行梳理,并从新世纪以后的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背景、表现及意义分析其法治化趋向。再次,从理论层面对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逻辑机理进行具体论证,讨论了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社会基础、动力来源及目标设定,为基层政府更好的对农村进行法治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复次,笔者从理论回归现实,通过对江苏淮安、南通、镇江等地农村的实证考察,从基层政府对于农村的普法活动、法治文化建设以及农村法律实施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部分地区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的现状,并通过对此现状的分析指出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中存在的法治目标模糊、法治理念、主体结构、法治程序等实践困境,进而对其成因进行剖析。最后,本文着重探究了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法治化可能的进路,以期能够使得基层政府对农村的治理行为在更合理、合法的轨道上运行。
  总之,基层政府农村治理行为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发展,而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宏观背景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基层政府的农村治理行为不仅有着法治化的必要,而且也存在着将基层政府行政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在法治的基础上凝聚农村社会共识,通过法治维护和发展农村社会秩序的现实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