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拟粉红锁掷孢酵母Y16控制葡萄采后病害及其机制和制剂化研究
【6h】

拟粉红锁掷孢酵母Y16控制葡萄采后病害及其机制和制剂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葡萄产业概况、采后病害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1.2 葡萄采后病害主要控制方法

1.3 生物控制的作用机理

1.4生物制剂的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拮抗酵母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安全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S. pararoseus Y16对葡萄采后黑霉病的抑制效果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S. pararoseus Y16处理控制葡萄采后病害的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S. pararoseus Y16制剂的制备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和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葡萄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型水果,然而,我国每年由于病菌侵染和保鲜技术不完善所造成的水果损失十分严重。目前使用最普遍控制果蔬病害的方法是化学杀菌剂,但是化学制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从近几年的研究趋势来看,利用拮抗菌的生物防治方法成为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并且,有些国家已经实现了拮抗酵母制剂的商业化生产。目前,我国还没有拮抗酵母制剂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案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筛选出对葡萄采后病害具有较高生防效果的拮抗酵母,研究其生防机制并进行酵母制剂的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拮抗酵母生防制剂的商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从葡萄园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对葡萄黑霉病有良好控制效果的拮抗酵母,得到4株具有防治效果的菌株,分别记为Y13,Y14,Y15和Y16,其中Y16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进一步通过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4株拮抗菌,结果表明Y13为Rhodosporidium babjevae,Y14为Cryptococcus laurentii,Y15为Cryptococcus flavescens,Y16为Sporidiobolus pararoseus,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尚未有S.pararoseus Y16应用于葡萄采后黑霉病控制的报道。
  (2)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研究S.pararoseus Y16的安全性,结果表明S.pararoseus Y16是安全的酵母菌株。
  (3)S.pararoseus Y16在浓度为1×106 cells/mL、1×107 cells/mL、1×108 cells/mL和1×109 cells/mL时,均能显著地抑制葡萄果实感染的黑曲霉。并且随着酵母浓度的升高,其抑菌效果增强。田间喷洒试验的结果也表明了S.pararoseus Y16对葡萄采前病害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对葡萄采后自然腐烂率和贮藏品质的试验结果表明,采前喷洒S.pararoseus Y16可以抑制病菌降低腐烂率,而且不会对葡萄的贮藏品质产生影响。
  (4)通过S.pararoseus Y16在果实伤口和表面处生长动态、葡萄相关抗性酶酶活和抗性基因表达水平考察其对黑霉病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该酵母能迅速在伤口和表面生长繁殖,然后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从而与病原菌竞争空间和营养。葡萄相关抗性酶酶活和抗性基因表达水平的结果表明,S.pararoseus Y16处理能提高葡萄组织内抗性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几丁质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的水平,且能提高相应酶的活性。
  (5)添加适当保护剂制备S.pararoseus Y16液体和固体制剂。结果表明,制备的S.pararoseus Y16液体制剂和冻干固体制剂,均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活力和良好的生防效果。添加10%阿拉伯树胶、10%蔗糖、2.5%海藻糖、2%甘露糖、0.04%Vc和0.5%壳聚糖制备的液体制剂,在4oC保存30 d,酵母存活率为71.74%;利用10%的脱脂奶粉+10%的海藻糖+1%的 Vc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备的固体制剂,在4oC保存7个月,酵母存活率仍为60.8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