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研究——关系网络的视角
【6h】

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研究——关系网络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说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意义

1.1.1理论意义

1.1.2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分析

1.2.2社会关系网络的一般理论

1.2.3中国私营企业研究中的社会关系网络视角

1.2.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相关概念

1.3.1私营企业

1.3.2关系

1.3.3关系网络

1.3.4用人模式

1.4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4.3技术路线

1.5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论文的创新点

1.5.1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2.1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然性

2.1.1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分析

2.1.2非正式组织的特殊表现形式:企业主的关系网络

2.2用人模式的综合分析框架

2.2.1企业主的关系网络与企业正式系统的互动

2.2.2用人模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构成

2.3关系网络与用人模式相关性假设

本章小结:

第3章企业用人模式中关系网络运作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研究方法

3.1.2研究对象的个案选取

3.1.3主要分析指标的测量

3.2私营企业主的关系网络特征

3.2.1家族化的社会关系网络

3.2.2关系网络的扩展与重构

3.3关系网络在企业正式组织中的嵌入

3.3.1关系网络与私营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

3.3.2关系网络与私营企业管理岗位配置

3.3.3私营企业主整合人力资源的规则

3.4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家企同构

3.4.1“家企同构”提出的历史渊源

3.4.2“家企同构”的概念界定

3.4.3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的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家企同构”用人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

4.1基于关系网络生存的传统文化基础

4.1.1儒家文化中的关系特征

4.1.2中国人的人己界限

4.1.3儒家文化关系取向中的结构理性

4.1.4儒家文化对私营企业用人机制的影响

4.2基于关系网络的经济价值

4.2.1亲族关系的社会资本和对企业的经济贡献

4.2.2关系治理与交易成本

4.3基于关系网络的信任机制

4.3.1信任嵌入于关系网络之中

4.3.2对中国社会信任资源的考察

4.3.3当代中国社会信任模式的变化

4.4关系网络在转型社会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4.4.1人力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4.4.2转型期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失灵

本章小结:

第5章“家企同构”用人模式对私营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5.1家族伦理对私营企业发展的推动与制掣

5.2关系网络控制下管理层闭合的弊病

5.2.1吸收外部人力资源的障碍

5.2.2提高私营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困难

5.2.3对私营企业知识传递与创新机制的约束

5.3亲族网络的信任扩展和有效边界

5.4关系网络对科层管理的补充及公司政治的后果

5.4.1企业“权威”的强化

5.4.2隐性契约对企业正式契约的补充

5.4.3家长制管理的弊病

5.4.4公司政治的后果

本章小结:

第6章关系网络在企业用人模式中的策略性使用

6.1私营企业管理职业化及其困境

6.1.1企业成长与职业管理能力的引入

6.1.2企业职业管理化进程中的制约条件

6.2策略性使用之一:形塑网络结构,改善社会资本存量

6.2.1职业经理人的同化和家族圈的扩大

6.2.2网络核心层人员培养力度的加大

6.2.3有利的关系因素的注入

6.2.4制度化信任机制的建立

6.3策略性使用之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

6.3.1员工信任和合作水平的提高

6.3.2企业家权威的树立

6.3.3共同愿景的构建

6.3.4企业的“信任能力”的培养

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及展望

7.1结论

7.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以某个企业家为核心的合伙人班子控制或准家族控制的成功的私营企业处处可见。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从关系网络的视角对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企业的用人模式便是以企业主为核心的关系网络与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互动的结果。从实证调查的结果来看,私营企业主的关系网络是以亲属等强关系为主构成的亲属共同体,强关系主体控制(或占据)着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以私营企业主为核心的亲缘关系网络嵌入企业正式组织,在企业的用人模式上则呈现“家企同构”的特征。 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中何以呈现“家企同构”的特征,关系网络理论能从另一个角度对此做出有力的解释。私营企业组织构成的基础在于强关系网络而不在于弱关系网络,这种强关系网络在企业中建立并发挥作用具有三个不同的基础:第一,是中国人际关系取向的传统行为模式在当代管理中所获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第二个基础是中国社会中关系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效用;第三,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正式机构常常不可靠,导致非正式的机制发挥作用。“家企同构”的用人模式是私营企业主在传统文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基于经济理性和情感理性双重考虑基础上的一种必然(逻辑)选择。 在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私营企业主的家族血缘关系网络被作为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廉价的组织资源,很好地适应和弥补了转型社会的制度缺陷,强关系成员之间良好的信任和合作能力使私营企业能迅速崛起。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关系网络中强烈的人情化、核心层的封闭性和自己人操作的特征逐渐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瓶颈。 但是企业的职业化管理进程曲折而漫长,一味地提倡打破家族式管理实现职业化管理并不现实。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辟中国式现代管理的研究途径,本文注意到关系网络在私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所以本文最后提出了在私营企业管理中策略性使用关系网络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