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形貌金纳米材料的叶酸修饰及其细胞摄入研究
【6h】

不同形貌金纳米材料的叶酸修饰及其细胞摄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金纳米颗粒的制备进展

1.1.1金纳米粒子

1.1.2金纳米棒

1.1.3金纳米片

1.2叶酸受体靶向研究进展

1.2.1靶向给药系统

1.2.2叶酸受体靶向研究简介

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水体系下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控制制备及其表征

2.1引言

2.2主要试剂与实验设备

2.3苯胺辅助法控制制备金纳米片

2.3.1实验方法与表征

2.3.2结果与讨论

2.4晶种生长法控制制备金纳米棒

2.4.1实验方法与表征

2.4.2结果与讨论

2.5晶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2.5.1实验方法与表征

2.5.2结果与讨论

2.6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3章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的叶酸修饰

3.1引言

3.2主要试剂与实验设备

3.3静电力组装法叶酸修饰

3.3.1实验方法与表征

3.3.2结果与讨论

3.4叶酸活性酯偶联两步法叶酸修饰

3.4.1实验方法与表征

3.4.2结果与讨论

3.5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4章经叶酸修饰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研究

4.1引言

4.2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4.2.1试剂

4.2.2主要器材

4.3不同修饰金纳米颗粒的细胞相容性

4.3.1实验方法与表征

4.3.2结果与讨论

4.4不同形貌叶酸修饰金纳米颗粒的细胞相互作用

4.4.1实验方法与表征

4.4.2结果与讨论

4.5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5章总结与展望

5.1全文总结

5.2工作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材料被人们掌握和利用。纳米材料和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尤为瞩目,纳米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庞大的学科。由于纳米尺度的金呈现出不同于其宏观块体的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质,又同时具备了其宏观块体的易于表面修饰的化学特性,使得它在催化、传感、光电子,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在成功合成零维、一维和二维的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的基础上进行了金纳米颗粒的表面叶酸修饰。体外细胞试验验证了叶酸修饰有效的降低了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叶酸修饰的不同形貌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具体的,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在水体系下通过CTAB辅助的种子生长法合成了零维金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以及一维金纳米颗粒(金纳米棒);通过苯胺辅助法制备了二维金纳米颗粒(金纳米片),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了CTAB包覆金纳米棒的二次生长,初步探讨了种子生长法合成的金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的CTAB双分子层的连接性质。
   (2)通过静电吸附以及叶酸活性酯偶联法将叶酸修饰在几种不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表面,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证明了其成功性。其中静电力吸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将叶酸修饰在由带正电的分子包覆的金纳米颗粒表面,而其修饰的稳定性较差。叶酸活性酯偶联法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由于通过共价键修饰叶酸,其抗外界环境物理、化学干扰能力强,并可保持良好的分散性。
   (3)通过MTT比色法检测了不同修饰金纳米颗粒对KB和SMMC-7721两种模型细胞的细胞生长抑制率,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流式细胞仪的检测从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两个方面研究了不同修饰金纳米颗粒的细胞体外毒性。结果表明金纳米颗粒表面的叶酸修饰有效地降低了纳米材料对试验细胞的体外毒性。对零维和一维金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入研究结果表明叶酸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可以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进入细胞,此途径还具有形貌和尺寸上的选择性。对二维金纳米颗粒的细胞黏附生长研究发现经过叶酸缺乏处理的试验细胞会有选择性的生长在叶酸修饰的金纳米片表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