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现代话语下的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思想研究
【6h】

后现代话语下的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生态女性主义的和谐伦理及其道德哲学

一、“伦理”、“和谐伦理”

二、文明进程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

三、研究的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四、存在的不足

上篇

第一章生态女性主义的后现代知识考古

第一节 现代性及其文明冲突

第二节后现代思潮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伦理与后现代思潮

第二章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的自然哲学基础

第一节自然观的视域

第二节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自然伦理观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与吸纳

第三章走向伦理解放的生态女性主义

第一节 从伙伴伦理到统治伦理

第二节女性主义运动及其发展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的伦理解放

下篇

第四章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伦理观

第一节 自然主义的伦理

第二节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伦理观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自然伦理观与道家生态智慧

第五章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观

第一节神的规律与人的规律

第二节 关怀伦理学

第三节关怀伦理学与儒家仁爱学说的融通

第六章生态女性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第一节社会伦理观及其向度

第二节生态女性主义的正义观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伦理观

第七章生态女性主义的生命伦理观

第一节西方生命伦理观发展的脉络

第二节生态女性主义的生命伦理观

第三节生态女性主义生命伦理观与佛家生命观

结语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范式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一、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范式

二,合理性与局限

三,生态女性主义的和谐伦理与人类文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立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宏大背景,通过对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的学理背景、现实缘由、哲学基础、逻辑框架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己之间表现出来的和谐伦理思想,细细梳理之后,将道家的生态智慧、儒家的仁爱伦理和佛家的生命观与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作尝试性比较,以寻找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和中国传统伦理在和谐伦理方面的契合点。 从历史和理论的两个纬度探讨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思想。从历史角度看,生态女性主义根植于后现代思潮沃土中、是自然哲学发展和女性解放运动融合的产物。源于现代性理性主义的压迫,产生了后现代思潮,它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具有深刻的影响;自然哲学经历从古代神灵崇拜的自然观、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和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的自然观的演进过程,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对环境哲学和深生态学进行了批判与吸纳;在探讨生态女性主义伦理的女性解放运动精神食粮方面,运用黑格尔的伦理思想资源对西方女性主义解放运动的历程进行梳理。指出女性主义运动三次高潮分别产生了“平等理论”、“差异理论”与“生态理论”。生态理论进入“真实的良心”,是客观普遍物的体现,进入伦理范围。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对父权制世界观进行颠覆性批判,抛弃西方文化对自然的“低等化“建构,认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的关系,它遵循生态伦理世界观,是回归伙伴关系和倡导合作原则的伦理观。 从理论角度看,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思想可以被建构成四个部分:自然伦理观、关怀伦理观、社会伦理观和生命伦理观,即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已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其和谐伦理思想,第一部分,其自然伦理观倡导“活的自然”和“性理之人”,寻求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其尊重自然、提倡主客一体化的世界观与道家“辅万物而任自然”,反对“使然”,主张“自然而然”,“物我为一”的生态智慧相通,同归于主体间性哲学。第二部分,论述其关怀伦理观,关怀伦理尊重生命的母性思维及女性独特的经验,将爱护、关怀、信任、友谊、平等及可持续性等价值置于优先地位,主张以相互依赖关系模式取代父权制的等级制关系模式,崇尚“交流”与“商谈”。它与儒家仁爱伦理在注重情感化、生活化,尊重差异等方面相通,但也存在着后者主张人本位主义而前者反对人类高等论持“人在自然之中”的观点的分歧以及后者带宗法制父权色彩而前者批判父权制思想的分野。第三部分,论述基社会伦理观。正义观方面,它包括更广泛的男女平等、环境正义和生态正义的思想;发展观方面,它质疑经济至上主义、构建人与自然互惠的和谐发展。第四部分即其生命伦理观。西方灵魂观从灵肉二元对灵的推崇到唯意志主义、生理主义再到“具体化的精神”的发展产生了生态女性主义的形神相即的灵魂观:在死亡观方面,生态女性主义反对柏拉图学说的重死轻生的思想和批判现代性导致生命的无意义与断裂的思想,倡导基于生态延续身份的死亡观。生态女性主义生命伦理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彻底的非二元论”,它断言存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生命的复兴关键在于把生命看作整体统一的动态系统,万物处于生生不已的永恒的创化之中,要从宇宙的创生中理解生命。与佛家的生命观相比较,虽然存在“自我”和“无我”、肯定现世和否定现世生活之别,但在德福观上却异曲同工即以信仰实现“德福一致”,在信仰中追求神圣性,在现实中调节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结语部分对生态女性主义和谐伦理观作出总结,指出其合理性和局限,指明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从本能境界向生态境界的迈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