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反馈模式研究——基于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语料的分析
【6h】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反馈模式研究——基于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语料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 of Tables、List of Figures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Value of This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Work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eacher Talk and It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2.2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Role of Teacher Questioning

2.2.1 Classroom Discourse

2.2.2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Its Roles

2.3 An Over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2.3.1 The IRE and the IRF

2.3.2 Study of Teacher Questioning

2.3.3 Study of Teacher Feedback

2.4 Study of Teacher Talk in China

2.5 Effective Teaching

2.5.1 Effective Teacher

2.5.2 Effective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Feedback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3.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

3.1.1 Input Hypothesis

3.1.2 Interaction Hypothesis

3.1.3 Output Hypothesis

3.2 Vygotsky’s Cultural-Historical Theory

3.2.1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3.2.2 Scaffolding

3.3 Constructiv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3.4 Albert Bandura’s Social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The Present Research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Methodology

4.2.1 Objects of Study

4.2.2 Corpus Building and Tools

4.2.3 Rules for Mark-up

4.2.4 Methods and Procedures

4.2.5 Questionnaire

4.3 Pilot Study

4.4 Procedures to Mark up Question-and-Feedback Sequence

Chapter Five Data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5.1 Results of Research Question One

5.1.1 Quantity of Teacher Talk and Turns of Speaking

5.1.2 Wait time

5.1.3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Its distribution at Three Levels

5.1.4 Teacher Feedback

5.1.5 Characteristics of Exchanges in Teacher Questioning Sequences

5.1.6 Teacher’s Non-verbal Supportive Behaviors

5.2 Results of Research Question Two

5.2.1 Models Involving One Exchange

5.2.2 Models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Exchanges

5.3 Results of Research Question Three

5.3.1 The Total Number of Words,Word Types and Turns of Speaking

5.3.2 Questioning and Feedback Sequences

5.3.3 Teacher Questioning at Three Levels

5.3.4 Teacher Feedback

5.3.5 Distribution of EI Questions in the Sequences

5.4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s

6.1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6.1.1 Features of Teacher Talk in China Classic College English Course

6.1.2 Models of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Feedback

6.1.3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Questioning and Feedback

6.1.4 Interaction and Co-construc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6.2 Implications on EFL Teaching

6.3 Implications on Teacher Development

6.4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6.5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Publication

展开▼

摘要

教师提问是教师话语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长期以来还被公认为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问什么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以及所生成的对话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教师提问的研究,西方的研究人员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教师提问的类型,提问后等待时间,教师反馈,不同类型的提问分布,以及提问策略等等。但是,目前在中国,对教师提问的研究还刚起步,相对比较零散,亟待开展系统的研究。在此背景之下,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特征,本研究选取了互联网上公开的不同省区的国家级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录像以及部分示范课和讲课比赛获奖课段的录像,共35节,对其进行观察、转写和标注,自建了小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语料库,并确定选用AntConc3.2.2作为语料库检索软件。经检索,标注前此语料库共有153,578单词,8630种词类,所有课段时长共有约27小时,平均每个课段时长约46分钟。 本文共分六章。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反馈的总体特征是什么,(2)有哪些提问和反馈模式,这些模式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3)大学英语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有何异同点。在分析研究背景和价值以及总结回顾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教师提问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面的分析打下基础,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脚手架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所有理论从不同角度支撑了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角色,他们的互相支持以及对学习环境和知识的共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发生在人际层面,还发生在内部认知层面。 文章的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采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此外,为了补充语料库研究结果,还设计了一份教师问卷,主要调查当前教师对于课堂提问和反馈以及课堂互动的观点和态度。问卷共发出9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其结果利用SPSS15.0做了简单的统计分析。为了确定教师提问-反馈模式,对教师提问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主要从四个层面进行标注:(1)根据提问的语篇功能(Tsui,2000),(2)根据提问的认知层次(Bloom,1956;Dantonio&Beisenherz,2001),(3)根据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法,(4)根据交际的复杂程度。并结合IRF结构(Sinclair&Coulthard,1975)以及提问和互动生成的语篇,确定了教师提问-反馈序列的界定方法。经过试行研究(pilot study),初步验证了标注方法的有效性,并为所有的标注确定了检索关键词。在完成所有标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本研究的第三个问题,选取河南3位普通英语教师的3节大学英语课,对其进行观察、录音、转写和分析,从自建的语料库中随机选取3位优秀教师话语样本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和检索。在此基础之上,为了验证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在提问方面的差异,还利用SPSS15.0进行了均值检验。 经过详细的检索和汇总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在这些优秀教师课堂中,总共有664个提问-反馈序列;教师话语总量多于学生,但是总的教师话轮与学生话轮相当; (2)教师提问中81%的问题属于引发信息型(EI),77%的问题处于较低的理解和回顾认知层面(OR);教师一半的问题(50%)由学生集体回答,20.5%的问题点名由学生回答,18.4%的问题由学生自愿回答;在交际复杂程度方面,有43%的序列只包含一个交互回合,而57%的序列包含两个以上的交互回合,这意味着这些优秀教师的提问-反馈序列较长较复杂;对于教师反馈,积极反馈(1328次)的使用大大多于消极反馈(68次); (3)共有9种提问-反馈模式,例如教师一次提问-学生一次回答-教师一次反馈(TQ1——SR1——TF1),教师多次提问-学生一次回答-教师多次反馈(TQn——SR1——TFn)等;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功能,一些模式的使用较频繁,例如教师一次提问-学生一次回答-教师多次反馈(TQ1——SR1——TFn)等;还有的模式使用虽然不多,但对于改进教学有重要的价值; (4)关于有效性,有一些基本的判别方法,但是所有这些的模式的有效性不是绝对的,更重要的是要联系上下语篇进行综合分析; (5)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提问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提问的频率,提问的倾向,以及反馈的倾向(倾向于积极反馈);不同点在于优秀教师更善于发起话轮,引发提问-反馈序列,交际的回合较多,较长,较复杂,通常多种模式综合使用,而且较多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在引发信息型(EI)问题中45%的问题属于开放型的,而普通教师的EI问题只有21%属于开放型的。 在本研究的结论中,结合教师问卷的结果,总结了此项研究对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此语料库的规模较小,主要针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且只研究了教师提问这一方面。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课堂教学语料库的规模,选取更为有效的检索工具和其他的研究方法佐证研究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