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SCT评价Willis环结构及其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6h】

MSCT评价Willis环结构及其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

声明

前言

文献综述(一) 缺血性脑病CT灌注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颈动脉狭窄的侧支循环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关系

第一部分 Willis环形态和代偿潜能的CTA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章附图及说明

第二部分 颈动脉狭窄患者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及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Willis环形态和代偿潜能的CTA评价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CTA)评价willis环形态及代偿潜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期间行头颈部CTA检查,并在3天内行MRI平扫检查患者137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资料分为3组,无症状者组3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59例,脑梗死者组45例。所有CTA原始数据传至ADW4.3工作站行VR、MIP和CPR等三维重建,多方位观察Willis环的形态及空间解剖细节,然后对3组患者Willis环进行分析。 结果:三组之间Willis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A组和脑梗死组患者Willis环Ⅰ型比例明显下降,Ⅲ型、Ⅳ型比例明显增加。TIA组与脑梗死组之间构成比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即Willis环的完整性下降,特别是前循环的完整性下降。ACA-A1、PCA-P1发育不良或缺如在TIA和脑梗死患者中更多见。发生ACA-A1段发育不良或缺如的脑缺血患者AcoA显示比例高;PCA-P1发育不良或缺如多伴有FTP存在,FTP对后循环起保护作用,可避免或减轻后分水岭区脑梗死。 结论:CTA能很好地显示脑缺血患者Willis环形态和变异的结构,并对脑缺血患者Willis环代偿潜能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第二部分颈动脉狭窄患者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CTP联合CTA对颈动脉狭窄患者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分布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遴选经颅多普勒(TCD)证实颈动脉狭窄患者52例及无颈动脉狭窄患者1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颅脑CT平扫、CTP联合CTA检查,大脑前动脉时间密度曲线(TDC)峰值作为CTA延迟时间扫描,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对颈动脉狭窄程度、Willis环形态及脑血流灌注指标进行观察。 结果:无颈动脉狭窄组脑CT灌注结果显示左右大脑半球灌注对称。单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18例,患侧MTT、TTP延迟,CBF下降及CBV增加均较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13例,患侧MTT、TTP延迟较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发生脑灌注异常13例,仅累及分水岭区3例,同时累及分水岭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中发生脑灌注异常8例,仅累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6例,累及大脑中动脉及分水岭区2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10例,其中双侧颈内动脉轻度狭窄者2例,脑内未见灌注异常。一侧颈内动脉中度狭窄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者2例,其中1例于狭窄同侧分水岭区显示MTT延迟。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伴对侧颈内动脉狭窄者脑内灌注均显示异常,灌注异常区域与Willis环前后循环形态有关。 结论:CTP联合CTA检查能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能够提供较客观的影像资料。Willis环是脑血流分布的重要代偿通道,脑血流灌注异常表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部位及Willis环结构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