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
【6h】

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局部组织中及淋巴结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附录一:硕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是T细胞介导的针对皮肤接触致敏原的免疫反应。Ⅰ型和Ⅱ型细胞因子起重要的效应和调节作用。Ⅰ型细胞因子如IFN-r、IL-2、TNF由Th1细胞和Tc1细胞产生;而Ⅱ型细胞因子如IL-4、IL-10来源于Th2和Tc2细胞。有研究表明ACD反应中细胞因子谱呈致敏原依赖性。 结论表明了在DNFB和FITC诱导的两种ACD小鼠模型中,局部皮损中表达的及淋巴结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明显差异。DNFB诱导以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反应,而FITC诱导以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的ACD反应。T10选择性地对FITC诱导的ACD反应起抑制作用;而对DNFB诱导的ACD反应无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