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建永安青水民居的环境适应性及更新改造研究——以长庆堂为例
【6h】

福建永安青水民居的环境适应性及更新改造研究——以长庆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篇 工程图纸

后篇 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

1.3 小结

第二章 长庆堂概述

2.1 环境与选址

2.2 功能与空间

2.3 小结

第三章 长庆堂对热环境的适应性

3.1 长庆堂防热适应性

3.2 长庆堂防潮适应性

3.3 长庆堂自然通风适应性

3.4 长庆堂台风、防寒适应性

3.5 长庆堂热环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因素探讨

3.6 小结

第四章 长庆堂对光环境的适应性

4.1 长庆堂光适应设计分析

4.2 长庆堂光环境实测分析

4.3 适应与不适应因素探讨

4.4 小结

第五章 长庆堂对声环境的适应性

5.1 长庆堂声适应设计分析

5.2 长庆堂声环境实测分析

5.3 适应与不适应因素探讨

5.4 小结

第六章长庆堂更新保护对策

6.1 长庆堂更新保护的模式

6.2 长庆堂更新改造策划及方案设计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内容概述

7.2 心得与展望

7.3 未尽之处及后续事宜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测绘、测量、调研、建模为手段,对福建永安青水民居——长庆堂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策略,其结论如下:
  一、长庆堂以热环境设计为主,对热环境的三要素——温度、湿度、通风都采取了适应性措施。防热适应性体现在场地布局、建筑间距、单体遮阳等方面,防潮适应性体现在排水系统、高台建筑、细部材料等方面,而通风适应性则体现场地聚风、建筑导风,空间采风等方面。古今热舒适标准差异不大,长庆堂热舒适性仍能满足当今使用要求。
  二、长庆堂以热环境舒适性为主、兼顾光环境设计。光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布局朝向、院落尺度、细部构件所形成的光线入射量和光线反射率的调节方式。空间光照度的分布情况与当时生活方式相符,却远不能满足现代居住的采光标准。
  三、长庆堂的声环境受益于场地、建筑、细部设计,形成声屏障系统,使长庆堂内部不受或少受外界噪声干扰,但内部噪声却难以回避,不符合当今住宅的噪声标准。
  基于以上结论,长庆堂的更新改造以功能转型为方向。在保护的前提下,选取当前环境适应性所能支撑的基本功能,合理改造,使长庆堂焕发生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