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莫言的诗意写作研究
【6h】

莫言的诗意写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诗意”的内涵与莫言的“诗意”

第一节“ 诗意”的内涵

一、中西方文化下的“诗意”观照

二、“诗意”内涵的界定

第二节 “诗意”盎然的语言盛宴

一、“色彩”与“人物”的意象塑造

二、“语言’’与“情节”的双重想象

三、多重化的象征意蕴

第三节 “诗意”丰富的形式呈现

一、异类文体的和谐交融

二、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

三、抒情语境的自由彰显

第二章 诗意写作下的“审丑”艺术

第一节 “丑”的极度张扬

一、血腥恐怖之丑

二、动作行为之丑

第二节 审丑的艺术表达

一、审美意象的颠覆

二、神圣主题的亵渎

三、审丑的艺术价值

第三节 “现实之丑”向“诗意之美”的飞跃

一、“丑陋’’的肆意描摹

二、“诗意”的脱胎换骨

第三章 诗意文化滋养下的多元追求

第一节 诗意写作中的齐文化渊源

一、“齐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二、莫言文本中的齐文化式想象

第二节 “荷花淀”及《聊斋志异》的文化哺育

一、“荷花淀”文化的烙印

二、《聊斋志异》的艺术熏陶

第三节 力求多元的语言风格

一、乡土乡气中寓野性质朴

二、荒诞颠覆中悟哲理庄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2年成功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莫言,以其语言的独特性和文体的多样化一直为文坛所热议。自1981年首次发表作品以来,莫言的文学生涯已历经三十余年,从起步之初到成熟之后,再到问鼎“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写作风格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从最初的“抒情写意”,到中期的“书写社会现实”,直至最后的“语言狂欢”,莫言每个阶段的写作都带着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不管其写作风格如何变化,他始终都没有放弃对现实生活的“诗意”书写。本文着重从语言、文体、内容等多个角度对莫言的作品进行梳理和解读,总结出了其作品中存在的“诗意”特征。在艺术手法上,莫言在文本中表现出了“意象性”、“象征性”、“想象性”等特点;在表现形式上,“语言的节奏化”、“文体的歌谣化”、“语境的抒情化”构成了其文体上的“诗意”特色。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本文对“诗意”的内涵做了界定,并从“语言”和“文体”这两个角度对莫言笔下的“诗意”现象进行解读。第二章在莫言“诗意写作”的特点下本文还发现莫言不吝笔墨对“丑”的事物进行细致刻画,并主要通过“丑化意象”和“丑化主题”来凸显“丑”,最终通过“抒情语境”的塑造完成了从“现实之丑”向“诗意之美”的飞跃。第三章,本文从莫言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上入手,探究其“诗意”写作的成因,并对其语言艺术风格的丰富性做了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