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机制研究
【6h】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论文图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数据

1.3 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1.3.1 ICM概念

1.3.2 ICM配置机制和效率

1.3.3 分部相关性

1.3.4 企业集团

1.3.5 总部与分部

1.3.6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2.1 ICM配置效率争论

2.1.1 ICM配置的优势

2.1.2 ICM配置的劣势

2.1.3 ICM配置的中性论

2.1.4 ICM配置效率的检验

2.2 ICM配置中的总部一分部行为

2.2.1 内部监督

2.2.2 薪酬激励

2.2.3 总部分部最优权力分配

2.2.4 兼并整合

2.3 分部相关性的类型与度量

2.3.1 基于行业编码的测量法

2.3.2 基于投资机会和现金流的测量法

2.3.3 基于人力资源的测量法

2.3.4 基于“生存理论”的测量法

2.3.5 基于技术专利的分部相关性

2.3.6 分部相关性度量方法的总结

2.4 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ICM分部相关性的引入

3.1 基于中国环境的ICM组织载体

3.1.1 ICM组织载体—M型联合企业

3.1.2 ICM组织载体—企业集团

3.1.3 中国ICM组织载体—“系族企业”

3.1.4 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

3.2 基于财务行为的中国ICM分部相关性检验

3.2.1 假设提出

3.2.2 统计描述

3.2.3 实证设计

3.2.4 结论

3.3 相关性引入与ICM效率争论

3.3.1 资源基础理论与分部相关性学说

3.3.2 分部相关性与ICM优劣

3.4 分部相关性与ICM配置机制

3.4.1 分部相关性如何影响ICM配置

3.4.2 三种ICM的分部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

3.5.1 结论与启示

3.5.2 以后章节安排

第四章 分部信息传递性与ICM配置机制

4.1 问题提出

4.1.1 理论背景

4.1.2 相关文献

4.1.3 模型假定

4.1.4 ECM配置机制的对比分析

4.2 ICM的配置机制分析

4.2.1 模型问题提出

4.2.2 模型分析和结论

4.3 数值算例

4.4 比较与启示

4.4.1 比较

4.4.2 启示

第五章 分部资产转换性与ICM配置机制

5.1 问题提出

5.1.1 理论背景

5.1.2 理论分析

5.2 基本模型

5.2.1 模型介绍

5.2.2 基本模型分析

5.3 拓展模型

5.3.1 拓展模型分析

5.3.2 主要性质

5.3.3 案例分析

5.4 总结与展望

5.4.1 总结

5.4.2 展望

第六章 分部资源促进性与ICM配置机制

6.1 问题提出

6.1.1 理论背景

6.1.2 理论分析

6.2 模型构建

6.2.1 模型基本假设

6.2.2 总部—分部资本预算流程

6.3 模型解析

6.3.1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机制

6.3.2 不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机制

6.3.3 信息租金的含义

6.4 模型推论与比较

6.4.1 几个推论

6.4.2 比较

6.5 数值分析与结论

6.5.1 数值分析

6.5.2 比较

6.5.3 结论

第七章 分部相关性与ICM配置行为

7.1 问题提出

7.1.1 文献简叙

7.1.2 “活钱效应”与投资行为

7.1.3 “平均主义”与投资行为

7.2 现状分析与研究假设

7.2.1 投资支出与关联资金流动

7.2.2 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7.3.2 计量模型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主要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7.4.2 PVAR模型结果

7.4.3 Granger因果检验

7.4.4 脉冲响应函数

7.4.5 方差分解

7.5 结论与展望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配置是整个资源配置的基础,如何在多元化企业集团内有效配置资金成为现代公司金融关注的核心问题。多元化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先是经过ECM在集团之间进行,之后再利用内部资本市场(ICM)分配给集团的各个分部以最优化资金配置效率。因此,提高ICM资金配置有效性成为多元化企业集团资金配置的关键,成为分析ICM配置机制的影响因素,设计适当的内部资金分配机制以改善ICM配置效率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本论文论证了分部相关性是影响ICM配置机制的重要因素。从总部和分部经理相互制衡的视角,在委托代理框架下讨论了分部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的影响机理,并且引入分部经理薪酬激励机制设计以提高配置有效性。首先从ICM存在与否的角度论证了分部间普遍存在相关性,其次拓展了对分部相关性的认识,从三个角度分析了分部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和效率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模型推演出的部分结论进行实证检验,该部分立足于中国“系族企业”上市公司样本,实证分析了分部相关性对同一系族内的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论文的研究采用了规范分析、对比分析、实证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每个模型推演之后,或者采用数值模拟,或者采用案例分析对理论结果进行说明。
  本论文系统提出一套分部间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及效率的影响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三点:(1)梳理和总结了ICM分部相关性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从资源基础观出发,指出基于资源的再分配和“协同效应”是形成多元化企业分部相关性的内在逻辑,分部间的相似、联系和趋同是多元化企业的必然现象,而不管这个企业是相关多元化还是非相关多元化。各种资源在分部间的相关性影响着这些资源跨分部配置的同时,也必然影响着多元化企业ICM的资金配置,分部相关性是带来ICM配置的有效率和无效率的关键因素。(2)建立了分部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的影响模型。从影响内部资金配置的角度将繁多的资源分部相关性进行分类,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分部相关性:分部间信息的传递性、分部间资产的转换性和分部间资源的促进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分部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分部信息传递性对“挑选胜者”、分部资产转换性对分部经理激励和分部资源促进性对“平均主义”。(3)丰富了ICM配置行为的实证检验的方法和内容。从ICM存在性的角度拓展了分部间财务相关性的检验方法,并加入了中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指出分部间财务相关性是ICM普遍的现象,且集团财务公司加强了这种相关性。文中最后检验了分部相关性对ICM配置机制的影响,分部相关性采用标准行业分类码SIC方法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分部相关性对ICM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配置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张学伟;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陈良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F279.246;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资本市场; 资金配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