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风险视域下国际工程项目系统的脆弱性评估
【6h】

政治风险视域下国际工程项目系统的脆弱性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际工程政治风险研究现状

1.2.2 脆弱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系统理论

2.2 项目系统脆弱性及形成机理

2.3 基于项目系统脆弱性的政治风险形成过程

2.4 脆弱性评估理论基础

2.4.1 综合指数法

2.4.2 图层叠置法

2.4.3 函数模型评价法

2.4.4 模糊物元评价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项目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识别

3.2 问卷基本情况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回收情况

3.2.3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3.2.4 问卷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

3.3 项目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3.1 影响项目系统脆弱性暴露维度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3.2 影响项目系统脆弱性能力维度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4 指标敏感性分析

3.4.1 指标敏感性计算

3.4.2 指标敏感性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构建

4.1 项目系统脆弱性测度方法

4.1.1 脆弱性测度方法介绍

4.1.2 指标权重方法及计算

4.1.3 脆弱性测度模型及等级标准构建

4.2 建立影响项目系统脆弱性各指标的测度标准

4.2.1 测量的尺度

4.2.2 建立指标的测度标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实证对象介绍

5.2 实证分析

5.2.1 项目系统脆弱性评估

5.2.2 项目系统脆弱性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中国承包商自1978年开始进入国际工程市场,经过近四十年的曲折发展历程,现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对外承包已成长为超千亿美元的国际业务。但与此同时,国际上的政治风险也给中国的承包商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可是针对建筑业或工程项目的政治风险研究却极为匮乏,并且对于政治风险的评估多集中在国家层面。从微观层面来看,承包商和项目的特性也会影响其遭遇政治风险的水平,本研究将从项目系统脆弱性的角度对政治风险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识别出25个项目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识别出的因素设计出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最初的25个因素分为6类,从暴露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重新命名:分别是“项目相关暴露”,“企业相关暴露”,“交易相关暴露”,“核心竞争能力”,“相对议价能力”,“综合适应能力”。然后利用AMOS软件对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得到影响项目系统脆弱性暴露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能力维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因素对因子的影响权重确定项目系统脆弱性关键影响因素。在剔除掉“公众对项目的反对”、“企业组织文化”、“公司在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三个权重小于0.5的因素后,剩余的22个指标就构成了项目系统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项目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的依据。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识别出敏感性系数得分较高的指标,对后续的模型构建提供参考。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项目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并将脆弱性分为五个等级。最后,通过调查问卷获得若干案例信息进行实证分析,运用脆弱性测度模型对各项目系统脆弱性级别进行评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项目系统脆弱性等级具有差异性,相同区域的项目系统脆弱性具有一致性,并且项目系统脆弱性程度与其遭遇风险后的损失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项目系统脆弱性测度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国际工程项目中面临政治风险的研究体系,并从项目系统脆弱性的角度对政治风险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测度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中国承包商在国际工程市场中对面临的政治风险进行前端决策、监控预警和风险应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