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万达电影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6h】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万达电影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全文结构

1.5 本文价值与创新点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产业价值链

2.1.2 电影产业链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无边界市场理论

2.2.3 结构-行为-绩效(S-C-P)分析框架

2.2.4 微笑曲线理论

2.3 国内外电影院线企业的产业链发展模式案例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影产业环境、产业链和产业链发展供需分析

3.1 中国电影产业环境PEST分析

3.1.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1 投融资环节

3.2.2 制片环节

3.2.3 发行环节

3.2.4 放映环节

3.2.5 电影后产品环节

3.3 产业链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1 行业结构

3.3.2 企业行为

3.3.3 经营绩效

3.4 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4.1 万达电影价值链分析

4.1.1 万达电影的价值链分析

4.1.2 万达电影的竞争优势分析

4.2 互联网对万达电影业务的冲击

4.2.1 “互联网+电影制作”

4.2.2 “互联网+电影发行和宣传”

4.2.3 “互联网+电影放映”

4.2.4 “互联网+电影衍生品”

4.2.5 “互联网+电影产业”引发的风险

4.3 竞争对手发展模式分析

4.3.1 经营模式差异化

4.3.2 经营视野全局化

4.4 万达电影产业链发展策略

4.4.1 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发展策略

4.4.2 产业链中游升级的发展策略

4.4.3 产业链下游开发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对策建议

5.3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环境、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链发展的供需动态分析,同时审视万达电影自身的价值链、优劣势和学习借鉴竞争对手的发展创新模式,在“互联网+”和消费升级的语境下,提出了万达电影的电影业务产业链发展策略。首先,运用PEST模型、产业链理论和SCP分析框架等分析了中国电影产业环境、产业链各环节和产业链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以上分析找出中国电影产业链发展的瓶颈和制约。研究发现,在政策利好,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票房不断扩大,观影次数不断上升,大众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数字技术、云计算、VR技术也给了电影产业无限可能。纵观中国电影产业链从投融资到电影后产品的各个环节,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集中度略高,电影公司因此做出了行动调整:更青睐第三方营销、提高产能和产能利用率。但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制作环节薄弱,国产影片质量差;其他娱乐形式的竞争,对电影产业产生了分流效应;院线分布不合理,院线之间两极分化严重;院线同质,观众可选择性小;科技发展仍需与国际接轨并进行自主创新;电影市场缺少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及高科技制作能力的人才等。
  其次,本文对万达电影价值链、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结构的影响和竞争对手发展模式的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万达电影对电影产业的战略布局几乎涵盖了整个电影产业链,其电影生态圈已经初见雏形,万达电影具备场景优势、科技优势和规模优势。互联网为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创新,也潜藏着盗版问题等风险。而各个竞争对手根据自身实力,选择了经营差异化或视野全局化的战略。
  最后,本文认为,万达电影的全产业链布局是大势所趋,万达电影应该做好三大布局:向上游延伸,切入上游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拓宽融资渠道,布局电影制造业,解决人才培育的难题;将中游升级,坐牢自身在电影放映领域的龙头地位,合作引进进口片,发行渠道下沉,院线经营注重差异化、精细化、人性化,同时增强排片能力;更重要的是,针对电影后产品市场的巨大空间,万达电影要加大对产业链下游的开发,填补电影后衍生品环节的空白,加强数据挖掘和分析,针对性地开发电影衍生品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