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大鼠嗅感受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6h】

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大鼠嗅感受神经元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1.实验动物

2.本实验所用的主要器材

3.本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

二 方法

2.大鼠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模型的建立

3.血清IgE效价测定

4.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MEMRI观察

5.大鼠嗅上皮嗅感受神经元的观察

第三章 结果

1.造模后动物行为学观察

2.嗅觉功能评估结果

3.血清IgE效价测定结果

5.HE染色结果对比

6.免疫组化结果对比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锰增强磁共振(MEMRI)观察变应性鼻炎(AR)嗅觉障碍大鼠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以及观察嗅黏膜形态结构的改变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变化,来探讨变应性鼻炎对嗅黏膜感受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的影响。
  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SD大鼠,应用埋藏食物小球实验(BFT)评估AR大鼠嗅觉功能。建立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ELISA法测定并比较血清IgE水平。锰增强MRI观察大鼠嗅球中锰增强的对比显影。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嗅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protein,OMP)表达的变化。
  结果:对成功建模的AR大鼠进行嗅觉功能评估,40%(12/30)的AR大鼠在AR的基础上伴有嗅觉障碍。MEMRI示对照组锰增强显影显著,AR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几乎无锰增强显影,AR不伴嗅觉障碍组大鼠嗅球有部分锰增强显影。AR伴嗅觉障碍组嗅黏膜的上皮层明显变薄,OMP阳性的嗅感受神经元的层数减少,与不伴嗅觉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8<0.05,p=0.0141<0.05)。
  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可以成功建立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的大鼠模型。变应性鼻炎导致嗅黏膜感受神经元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嗅觉传导通路的改变,有可能是变应性鼻炎引起嗅觉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