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照与呈现——建筑地域性塑造中的图像再认识
【6h】

参照与呈现——建筑地域性塑造中的图像再认识

代理获取

目录

未标题-1

陈煜君-参照与呈现

展开▼

摘要

本文意从图像的角度介入地域性的话题,图像在这里并不指建筑绘图(drawing),而是指对于事物的视知觉认知(image)。这意味着从人的感知而非抽象秩序出发的地域性思考。 面对地方的瓦解,除了将地方搜集而来的建筑片段重新组合来表达怀旧或乡愁,建筑师还能做什么?尽管反对乡土风貌布景式的呈现,批判的地域主义仍然肯定对于乡土元素的再阐释,但何为批判性的“再阐释”却没有被具体地讨论。本文试图诉诸“图像”的概念来展开这一主题的分析。再阐释的客体——乡土的(也可能是外来的)元素可以被理解为建筑创作的参照,图像一方面意味着从参照物可观可感的角度出发,而不陷入抽象秩序的分析,另一方面,它将参照物知觉层面的内容与功用层面(包含受力结构与使用功能)剥离开来。前者是地域性记忆与情感层面分析的需要,后者则是新的技术与功能条件下讨论参照物的转化的必要。文章从建筑师如何选择参照物开始,到他们如何转化这种图像,逐渐展开对地域性的分析。显然建筑师“再阐释”方式的差异从阐释对象的选择就开始了,转化图像则纳入了建造的话题。 “图像”还指向设计的呈现,它聚焦于建筑表面的视觉呈现,即由形式、材料、光线所形成的建筑的(视)知觉属性的表现。文章关注建筑师如何通过建筑表面的这一呈现来塑造地域性,这是在乡土/外来元素的再阐释以外的地域性思考。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述,本文试图说明建筑表面的图像呈现并不意味着布景式的符号象征或者肤浅的感官取悦,相反,通过材料与形式的精心安排,图像可以呈现出与环境、建造、以及生活的关联,产生表面的“深度”,并与地域紧密相连。 文章以拓展的“图像”来切入地域性塑造的思考,以分类的方法展开地域性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不仅关心在设计的呈现中,建筑的图像如何体现地域性;亦关心设计的过程,建筑师如何选择图像的参照并且转化这种参照。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地域主义所探讨的重要议题——地域和民族文化如何构成“世界文化”的地方性折射,也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来。

著录项

  • 作者

    陈煜君;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史永高;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建筑地域性; 塑造; 图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